胆结石都是ldquo吃rdquo



自然界有各种石头不足为奇,但你可能想不到,血肉之躯中也会长出形态各异的石头!它们有大有小,坚硬程度、排列状态都不同,长在不同部位,名字也不相同。

胆结石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为什么会有胆结石呢?

或许可以从胆汁开始说起。当肝脏分泌胆汁后,会将胆汁送往胆囊储存,等到我们吃东西时,胆囊就会把胆汁送进消化道帮助消化脂质;

有时候胆汁浓度太高,或是胆固醇过高、胆囊的收缩功能太差,都可能让胆汁排出不顺利。胆汁滞留在胆囊里,后来就形成了胆结石。

八类人容易被胆结石找上门

胆结石容易与胃病混淆,据统计,胆结石被误认为胃病的概率占30%左右!也因此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胆结石的发病率可达7-10%!且出现了年轻化趋势,这与大家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

1.不吃早饭的人

胆汁在有食物时才会被排出,以帮助消化。不吃早饭会导致储存了一夜的胆汁排不掉,胆囊中胆固醇浓度增高,最后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2.不爱运动喜欢甜食的人

胆结石有个特点,就是重女轻男。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甜食摄入量较高,一旦过量,就会造成胆汁内成分比例失调,存在结石风险。

不仅如此,女性往往不爱运动,导致胆汁排泄不通畅,久而久之,胆汁淤积,为结石创造了条件。

3.吸烟者

吸烟可使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增高,造成血脂异常,既可引发动脉硬化,又可促使胆结石形成。

另外,吸烟还会影响胆道运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淤积,影响胆汁的通畅排泄,也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4.盲目吃素的人

对于胆囊来说,首先素食中的纤维素,会妨碍胆汁酸的吸收,使胆汁中的胆盐浓度下降,卵磷脂与胆盐不足,而形成结石。

另外,胆汁的存在是帮助肠道消化油腻的,长期吃素,胆汁就没了“用武之地”,如不吃早餐一样,胆汁沉积。

因此,素食虽好,为了胆,时不常的也该开点荤,少吃不是不吃。

5.胡吃海喝,爱吃大油大肉的人

高胆固醇的饮食会直接影响胆汁的成分,就是升高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这时的胆汁更容易结晶,沉积形成结石。

而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会直接导致人的肥胖,肥胖的人运动量就会下降,胆囊肌张力也会随之下降,排空延缓,沉积形成胆结石。

6.不讲究饮食卫生的人

生活中,不讲究饮食卫生,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

虫子经过肠道进入胆道或胆囊内,可将大肠杆菌带入,引起胆道感染,促使结石形成,其死亡后的虫体或虫卵还可形成结石。

7.多次怀孕的人

多产妈妈胆结石发病率高。

女性在孕期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淤积,加上孕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较大。所以,生的孩子越多妈妈得胆结石的风险越高。

8.遗传因素

胆结石的遗传性非常明显。

如果家里的近亲中有胆结石患者,那么即使你现在没有发病,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你的发病几率会比一般人高哦。一定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胆结石的发病几率。

有了胆结石应该怎么办?

查出胆结石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得分情况而言。

据了解,70-80%的结石患者并无任何感觉,这类静息性胆结石不一定需要马上处理,可以定期观察或者采取药物治疗。

但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还是尽早手术治疗:

1.有绞痛症状

胆绞痛一般表现为饮食过饱或吃油腻物后,右上腹、中上腹、胸骨下等部位有强烈钝痛,可放射至背部(尤其是右肩胛骨),疼痛通常至少持续30分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2.结石位置不好,容易堵塞胆管诱发更严重疾病的患者。

3.药物治疗无法改善,有破裂或是癌变风险人群。

4.除了结石,胆囊有其他病变的患者。

5.胆囊结石直径大于1cm的患者。

6.有胆囊癌家族史的患者。

如何远离胆结石?

1.合理三餐,合理搭配

对于胆结石的预防以及胆结石患者来说,饮食的营养均衡很重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特别注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每天一定要规律地吃三餐。

2.动起来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胆管内胆汁的淤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如果觉得文章好

给风亲亲点个“在看”哟~

有您的鼓励

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做内容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fzl/1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