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高发人群竟然是她们



本月主编:宋振顺

本月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宋振顺教授担任“心希望快讯”的主编,宋振顺教授将为9月的“心希望快讯”文章审核文章,非常感谢宋教授为“心希望快讯”精心准备的所有内容。

中医理论认为,胆病多由肝而生。女性有“善怀多郁”的心理特点,加之经、孕、产、乳等生理负担带来的不适,常易致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煎熬胆汁,凝结成石,故女性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于男性。胆囊结石为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自然病程无法预测。20-3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在结石形成后一段时间内(可长达15年)无症状,称为无症状性胆石。而患者一旦出现症状,症状多反复出现,常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满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胆绞痛、严重者可引起局部胆汁流动受阻并继发感染致急性胆囊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等,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了解胆囊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可为健康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胆囊结石常青睐5F人群

第一个F:女性(Female)

女性,不是劣势也不是弱者,生活中女性更要注意健康细节。性别是胆囊结石最显著的危险因素。多数研究显示,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杨真真[2]等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至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诊断为胆囊结石的例患者,结果显示,女性例(占66.08%),男性97例(占33.91%),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95,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朱颖等[3]将名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女性胆囊结石的患病率2.5%(/),男性为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叶祈等[4]认为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关。雌激素增加胆汁内胆固醇的含量,减少胆汁内胆酸含量;增加胆囊黏蛋白的分泌,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第二个F:肥胖(Fatty)

好多女性都在“坚持不懈的减肥”,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都在“要减肥”的计划中,看完下面的文字相信能帮助各位下定决心,付诸实际。肥胖是发生胆固醇结石的一个明确危险因素,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证据。Heaton[5]等通过大样本人群研究证实,女性体重增加20%将使发生结石的危险性增加2倍。芬兰、意大利和英国的研究均显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与女性体重指数呈正相关。Sirmione[6]研究5年随访结果发现,肥胖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3倍。肥胖导致胆囊结石的病因,主要与肥胖导致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有关,在女性、病态肥胖人群及较中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第三个F:中年(Forty)

女人四十就老了吗?女人四十才是焕发光彩的年龄。这时的女人精力、阅历、状态才刚刚好,是精彩的开始。别在精彩开始的时候被胆囊结石打倒。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除存在溶血状态的儿童外,胆石症在儿童中非常罕见;此外,在所有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儿童占比不到5%。朱颖等开展的开滦集团职工胆囊结石患病率的分析发现,无论男女其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长10岁,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增加44%,OR=1.44(95%CI:1.~1.)。意大利Sirmione地区胆石症超声研究显示[7],40~6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比年轻组(18~39岁)高4倍。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9岁年龄组的胆囊结石患者仅1.3%,而60~74岁年龄组则增加到25.3%。Einarsson等[8]认为,胆囊结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由于年龄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呈正相关,与胆汁酸合成及胆汁酸池的大小呈负相关。图片来源:全景网

第四个F:家族史(Family)

瑞典的一项研究[9]通过对对双胞胎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单卵双胎发生胆囊结石的风险高于双卵双胎,其中25%的胆囊结石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显示,含北美印第安血统的中老年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为64.1%,含印第安血统的智利女性患病率为50%。在北美,非洲裔美国人的胆囊结石患病率最低,该人群因胆石相关疾病住院的风险比美国白种人低40%。不同族群中胆石症发病率的巨大差异可能是由基因、饮食和文化习惯所导致。先天的能改变吗?性格决定命运,后天决定生命。后天的行为习惯也能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

第五个F:多产妇(Fertilized)

妊娠是发生胆固醇结石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该风险与妊娠的频率和次数均有关。研究发现,未经产女性的胆石症患病率为1.3%,而经产女性的患病率则增至12.2%。妊娠期间血清内源性雌激素和孕酮浓度增加,促使肝脏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增加,从而导致排入胆道的胆固醇增多。随着胆道中胆固醇的不断积聚,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和胆汁成石指数增高,最终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此外,在妊娠中后期,空腹胆囊容积和收缩后胆囊残余容积增加,胆囊排空速率和百分比下降,更容易促使胆囊结石的形成。生为女人不易,但也更美丽和精彩。还是那句老话:对自己好一些。提防5F为女性设置的陷阱。综上可见,胆囊结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大健康宣传,识别发病高危人群,提高民众自我保健意识将对胆囊结石防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上药牌胆宁片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组成,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具有防石、溶石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对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结石均有效,在胆汁热力学平衡体系、胆汁成核动力学稳态、胆道动力等多方面起作用,具有消炎利胆、防石护肝、清热通下之功效,对于胆石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胆宁片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

(1)胆宁片成分中青皮和大黄可缓解Oddi括约肌张力,增加胆汁流量,缓解胆管内胆汁的滞留淤积,降低胆管内压力;大黄和虎杖可理气通腑,促进胃肠动力;山楂和青皮可去滞行气,止痛消胀[10]。

(2)胆宁片可促进胆汁酸、卵磷脂的分泌,降低胆汁粘稠度及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可降低血清及胆汁中的促成核因子33.5kDa泡蛋白含量,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成核趋势下降,从而预防和溶解胆固醇结石[11]。

(3)胆宁片可降低肝脏、胆汁中β-葡萄醛酸酶活性,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的含量,从而防止胆色素结石的形成,同时也可能防止结石增大增多[12]。

宋振顺教授

基础信息

同济医院

普通外科主任兼肝胆胰外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胰腺疾病分会胰腺手术快速康复和营养学组常委

医院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外科营养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普外分会肝脏学组、胰腺学组成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施维锦.施维锦胆道外科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杨真真,刘大毛,肖卫东,等.胆囊结石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3(18):-.

[3]朱颖,吴治宇,马向明,等.开滦集团职工胆囊结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肝胆病杂志.,31(10):-.

[4]叶祈,王保刚,项晓宇,等.上海江湾区成年人胆囊结石发病情况调查[J].肝胆胰外科杂志,,15(10):28-30.

[5][6][7]施维锦胆道外科学,第二版,施维锦,

[8]EinassonK.NilsellK.LeijdB,etal.Influenceofageonsecretionofcholesterolandsynthesisofbileacidsbytheliver[J].NEnglJMed,,(5):-.

[9]KatsikaD,GrjibovskiA,EinarssonCetal.Geneticandenvironmentalinfluencesonsymptomaticgallstonedisease:aSwedishstudyof43,twinpairs.Hepatology,,41(5):-.

[10]杨培民,石勇,费学明,项建斌,蔡端.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14(2):96-97

[11]胡魁,赵凯,谭群亚.胆宁片促进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18(6):-

[11]朱培庭.胆石症术后为何还要服用胆宁片[J]家庭用药,(10):45-45

往期热文

麝香保心丸凭什么获《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强力推荐?体检发现胆囊结石,我该怎么办?远离便秘,从“肠”计议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的应用高标准,严要求,丹心长存制好药

·“心希望快讯”推文旨在向且仅向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欢迎医疗专业人士阅读。“心希望快讯"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心希望快讯”发布每篇原创文章内容均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直接或间接发布或使用,凡欲转载“心希望快讯”发布的原创内容须获得我方平台授权后方可使用,转载申请请发送到邮箱:margret.hong

semirco.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fzl/1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