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仍有创出血慎应对王晓峰教授谈



记者刘浩生

出血是围手术期重要的临床问题之一,人体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手术过程中良好的止血可以控制创面出血、渗血,保证术野清晰,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失血和输血,有利于避免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进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医疗费用,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与传统术式相比,出血量大大降低,但围手术期出血问题仍不容忽视。为此,本报特医院泌尿外科王晓峰主任进行专访,旨在为泌尿系统结石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止血提供新思路。

王晓峰主任

减少术中操作损伤及时应对微小血管出/渗血

记者:在目前的微创泌尿系统结石手术中,微小血管出/渗血多由哪些原因导致?

王晓峰教授:微小血管主要为面积庞大的毛细血管网,具有管壁薄、管腔小和血流慢的特点。各个器官和组织内的微小血管的疏密程度差别较大,肾脏组织属于血供极为丰富的器官,如果微小血管的出/渗血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休克、血肿或感染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所以,在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时,要注意对微小血管出/渗血的处理,在手术操作当中,尽量做到少损伤。目前,对微小血管出/渗血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压迫止血。压迫是对于微小血管出/渗血最好的止血办法,通过患者自身的凝血机制、血小板的聚集来解决微小血管出/渗血问题。另外,对于其他手术,还可以利用电凝、超声刀、氩气刀等止血。止血胶也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止血方法。对于微小血管出/渗血,止血药物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如肾上腺色腙片(安络血)、维生素K1、6-氨基己酸和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等,都是常用止血药物。

出血无可避免处理方法多样

记者:泌尿系统结石微创手术排石围手术期的出血应如何处理?

王晓峰教授:手术均会涉及到出血问题,出血是不可避免的。外科手术中重要的一点是控制出血。肾脏是人体血供非常丰富的器官之一,目前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大多情况下出血程度较轻,无需特别处理,即可在短期内痊愈。几乎所有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尿,主要是由于冲击波对肾的损伤或结石撞击损伤肾盂黏膜所引起,但血尿多不严重,肉眼血尿多在1~2d内自然消失。术中大出血、延迟大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可发生在穿刺、扩张、碎石、取石、肾造瘘管置入及拔除等任何一个过程,所以PCNL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输尿管肾镜取石术后,通常从支架管引流出淡红色尿液,一般在1~3d后转清,原则上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对于肾结石PCNL手术来说,大出血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内镜下电凝止血;(2)气囊导管压迫止血;(3)选择性血管栓塞术。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是指在X线透视下,将栓塞物质经导管注入到出血的血管内,阻断血供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另外,提高定位精度和积累穿刺经验,使医师尽可能从肾盏穿刺命中肾盂,也可以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欢迎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sty/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