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一通,万病无踪灸透1穴通肝胆,5大



肝胆一通,万病无踪,肝胆不通,百病自来

《黄帝内经》有言:少阳为枢,“枢”有中心、机关的意思,少阳包含足少阳胆经,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肝胆相照,肝胆就是人身的枢机。

肝胆之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肝气不舒,胆气不降,疏泄失常,气机升降出入失常,那么整个人体的气化和运动都会受到影响。

最直接最恶劣的影响就是生病!不信,你看——

肝气郁结,就会有梅核气、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肝气犯胃,就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肝火上炎,就会失眠、急躁、目赤肿痛;

肝经湿热,就会白带异常、阴道瘙痒、小便短赤;……

对于形形色色的内科疾病,医家们的普遍心得也是:以肝论治。

且今日春分,肝胆之气过旺,易烦躁、失眠等,要特别注意舒畅肝胆之气。

阳陵泉:一穴通肝胆,百病去无踪

那么,怎样通达肝胆之气呢?

小编特别推荐一个穴位:阳陵泉。灸透这个穴位,肝胆不愁不畅。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足少阳胆经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高起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水汇聚如泉,故名“阳陵泉”。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曰:“合(指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之合穴)治内腑”,腑脏有病,首先应该找合穴,阳陵泉就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一些胆囊里面的疾病,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特别适合用阳陵泉治疗。

同时,《难经·四十五难》曰:“筋会阳陵泉”——阳陵泉是八脉交会穴之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所,恰位于筋之府(膝)的外下方。因此,阳陵泉还是治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常用它治疗。

此外,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的缘故,阳陵泉既能调胆,又能调肝——对肝经失调带来的很多问题,如口苦咽干等,都可以用阳陵泉来调治。故而,古籍有云:“有病口苦,取阳陵泉”。《针灸甲乙经》也说:“口苦好太息,阳陵泉主之”。

综上所述,阳陵泉具有通利肝胆、疏肝解郁的作用,想要肝胆之气通畅,首选阳陵泉。

艾灸公开课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sty/1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