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帮忙团同时发现胆囊息肉和脾内钙化



62岁张先生

62岁,张先生,发现有胆囊息肉样病变0.6厘米和脾内钙化灶,但是身体并没有什么症状,不知道这两个情况是否严重,向我们进行咨询。

接到网友求助后

我们马上帮患者找到了相关专家↓↓↓

医院

肝胆外科六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

樊海军

专家分析

这位患者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有恶变的可能吗?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一个隆起性病变的统称,它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种。非肿瘤性息肉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还有一些叫胆囊腺肌症,那么这三个一般是不会恶变的。而肿瘤性的腺瘤样息肉,它是会恶变的,这是个潜在的癌前病变,是需要慎重观察的。

这个病人0.6厘米的息肉并不大,而且平常没有什么症状,可以考虑暂时先观察。

专家建议

这位患者的脾内钙化灶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严重吗?

脾内钙化灶并不是一个很常见的表现,彩超或者CT都能看到这个钙化灶,那么这个钙化大多数病人没有什么后果,这个东西本身也没有什么临床意义。有一部分是继发于脾脏的炎症,脾的梗死,甚至于脾的结核,都是这些病变、炎症吸收以后遗留的一些钙化点或表现,就像肺结核一样留个钙化灶。

那么这个本身临床意义并不大,如果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没有多大临床意义。

专家建议

一般胆囊息肉发生的原因

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息肉的病因不是很明确,那么常见的一般考虑跟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系。

那么慢性胆囊炎产生的炎性的息肉,导致粘膜水肿,形成了像凸起似的炎性息肉。而胆固醇代谢异常会在胆囊壁上形成胆固醇结晶,那么这个叫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息肉,比如合并胆固醇结晶。胆固醇性息肉也可以合并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

常见的一些危险因素有肥胖、吸烟、脂类代谢障碍,那么这些人可能相对来说要容易得息肉。

建议这位患者三到六个月去复查一次肝胆脾的彩超,观察息肉的大小变化和钙化点的情况。如果没有变化,可以继续观察。

小编提醒

医学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只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解答,具体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面对面就诊。

如果您也有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赶快给“名医帮忙团”拨打热线电话吧,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您的!

我们的热线电话-

本期内容播出时间

12月1日

辽宁公共频道《北方名医》

首播:19:20

重播:07:34

节目完整视频,

也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sty/1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