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厘米的胆囊,为啥会长出几百颗结石伤胆3
人体大约有36个重要器官,其中胆囊只有4~9厘米左右大小,约60毫升的容量。然而这么小的胆囊,却能产生成百上千的胆结石,甚至患者自己都没有察觉。
胆结石的危害
我国居民胆结石症发病率已达到7~10%,其中40~50岁中年人是高发人群,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1、阻碍消化
胆汁是重要的消化液之一,能刺激肠胃蠕动、抑制细菌、消化油脂。胆囊如果被结石占据,容易有营养不良、贫血、乏力、肥胖等不良反应。
2、急性梗阻
胆结石只要超过一定大小,可能造成严重的梗阻,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胰腺与胆囊共用一部分胆管,胆管梗阻也可能导致胰液反流,造成胰腺炎。
3、腹腔感染
胆结石携带的细菌容易刺激胆囊壁或胆管壁,引发慢性炎症。一旦造成化脓、穿孔,使胆汁流到腹腔,更会引发胆汁性腹膜炎,有一定致命几率。
4、癌变倾向
细小的胆结石有可能随胆汁排出体外,但长期存在的结石,如果大小超过3厘米,诱发癌变的几率会增大9倍。
胆囊癌相对隐匿,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仅5%—13%,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6倍。
胆结石的形成,在于肝脏
1、胆汁来源于肝脏
肝脏每天会分泌~毫升胆汁输送到胆囊内,其中包含水、无机盐、卵磷脂、胆汁酸等。
2、肝脏代谢失衡
如果胆固醇过多,肝脏代谢不了,就会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胆色素失衡则会和钙离子结合形成结石。80%的胆管结石继发于胆囊结石。通常二者混合型的黑褐色结石更加常见。
3、胆汁淤积
胆囊内胆汁的浓度一般是原肝胆汁的5~10倍,较为粘稠,如果胆汁不能及时排出,就很容易淤积。胆汁淤积到哪里,哪里就可能产生胆结石。
做好4件事,别让胆受苦
1、少做伤胆3件事
不吃早餐:胆囊经过整夜的储存,胆汁浓度很高,如果不吃早餐,容易使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高脂饮食:脂肪多的食材富含胆固醇,如果超过了肝脏负荷,就容易随肝胆汁被排入胆囊,析出胆固醇结石。
躺着吃饭:会阻碍胆囊收缩、胆汁排泌,还可能引起胆汁反流,增加炎症和结石的患病几率。
2、减小腹围促代谢
腹型肥胖者是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胃反流等消化代谢疾病的高危人群。减小腹围,本质上就是减少脂肪、促进代谢,对于保护肝胆都很有好处。
饭后消脂操:
首先点按阑门穴,吸气时手指随肚子鼓起而松劲;呼气时,手指随肚子收缩而下沉用力,直至感觉到腹主动脉搏动为止,反复做12个~24个呼吸。
然后双手叉腰,缓慢划过两胁肋部,再用右手压着左手,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反复做8次。
3、护胆食物可常吃
橙子:能够抑制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盐,使胆汁中胆汁酸盐的浓度下降,从而减少结石生成的条件。
乌梅:生津开胃、敛肺止咳、去腻止呕,还能抑制肠道、胆内蛔虫症,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
生姜:能够减少胆汁中黏蛋白含量,以免黏蛋白过多而与钙和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结石。另外生姜中的油树脂成分也有利胆作用。
4、肝胆疾病定期检查
通过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结石,可每年进行一次。通过低剂量CT或核磁共振可发现胆管结石,高危人群注意定期筛查。
王淑兰教授
坐诊时间:
10月18、19日敦化路世医堂
预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预约挂号王淑兰教授
看中医用好药就到山东世医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10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息肉患者如何进行日常饮食调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