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常识┃你了解胆囊息肉吗?
疾病常识┃你了解胆囊息肉吗?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瘜肉样崛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所指的胆囊息肉包括有由胆囊炎症所引发的黏膜瘜肉样增生、胆囊黏膜细胞变性所引发的瘜肉样改变、胆囊腺瘤性瘜肉和瘜肉样胆囊癌等。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瘜肉和恶性瘜肉之分。良性胆囊息肉分为良性肿瘤性瘜肉和假瘤性瘜肉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性瘜肉可来源于上皮组织(腺瘤)和支持组织(血管瘤、脂肪瘤等),而假瘤性瘜肉则包括胆固醇性瘜肉、炎性瘜肉、胆囊腺肌瘤病、组织异位性瘜肉等。胆囊腺瘤性瘜肉是潜伏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产生有关。与此相比,假瘤性瘜肉如胆固醇性瘜肉、炎性瘜肉及胆囊腺肌瘤则不会产生癌变。
临床表现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和不能耐受脂肪食品等。但部份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而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检查B超、CT、胆囊造影术等。
诊断诊断主要依赖于影象学检查,包括B超、CT、胆囊造影术等。
医治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初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初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产生变化。对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和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瘜肉性患者要大。
(3)瘜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瘜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偏向产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份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时间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瘜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对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瘜肉直径小且唯一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守旧医治。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随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瘜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尽早行胆囊切除。而对瘜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视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医治
对瘜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成假瘤性瘜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瘜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瘜肉,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种别。如为癌性瘜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镜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打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很多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和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夙来选取适合手术的患者。对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哪家白癜风能治愈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止胆结石 扒一扒不吃早餐的4
- 下一篇文章: 体检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 需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