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知一二三



有新闻报道,吉林长春一位女子的胆结石数量竟然高达多粒!究其原因是她饮食不规律、重口味、肥胖、不运动。现代社会很多人爱熬夜,早上起的晚,匆匆忙忙经常把早餐给忽略了或不上班时干脆睡到中午起来吃午饭,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健康隐患却很少有人知道。调查发现,胆结石患者基本都不吃早餐或吃的很少,应付了事。

不吃早餐会导致空腹时间过长,而胆汁是由肝脏持续分泌产生,胆囊是存储和浓缩胆汁的“仓库”。正常生理情况下,休息的时候,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进入小肠,而是进入胆囊储蓄并浓缩起来,当进食的时候,胆囊再将存储的胆汁分泌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各种成分均溶解于胆汁中,胆汁中含有胆汁酸、胆红素、卵磷脂、胆固醇、钠、钾、钙、磷酸盐和碳酸盐等。当胆汁比例失调时,如进食不规律,长期不吃早餐、进食过于油腻等都可能导致胆汁比例失调,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或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除了不可控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史外,我们生活中哪些因素是胆结石形成的常见原因呢?

1

肥胖。有资料统计,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者,患胆结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

2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经常节食和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引起胆汁浓稠,胆汁成分比例的变化,胆汁淤积,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日复一日逐渐形成结石。而良好的规律的饮食习惯,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而不是淤积在胆囊内,不容易造成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高,不易形成结石。另外,喜食甜食、喜欢高脂高热量少膳食纤维的饮食等习惯也容易导致胆汁比例失调、胆固醇呈饱和状态。

3

其它。如疾病,比如存在胆囊的慢性炎症,长期不愈的话,也容易导致胆结石的形成。多次妊娠,怀孕期间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多,胆汁中胆固醇亦随之增加,胆固醇与胆汁、卵磷脂比例改变后,将形成一种不稳定或失衡状态,容易使胆固醇积淀形成胆结石。调查发现,多次怀孕者如果身体肥胖,其发病率也会更高。使用头孢曲类抗生素可以引发胆囊结石,但停药后可以消失。脂类药物长期服用有可能产生胆囊结石。

对于可控因素,我们应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呢?

1

科学减肥:肥胖者体内胆固醇过多,一旦消耗体内脂肪,其中的胆固醇便排入胆汁,从而增加胆汁胆固醇量,因此避免肥胖才是上策。要减肥者需慢慢减,避免脂肪分解过快使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而形成结石。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规律进餐,规律进食会刺激胆囊排空,预防胆汁淤滞,可明显减少胆结石发生。增加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胆汁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动物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每日荤食需限量,根据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肉蛋鱼类荤食不应超过4两。此外,要多饮白开水。

3

多参加运动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运动的习惯,每周不低于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起,如长时间用电脑、晚饭后长时间看电视等,每小时应起身动一动。

对于已患有胆结石或曾患过胆囊疾病的人,饮食上需注意什么呢?

1

饮食上要控油,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五谷杂粮和蔬菜。如果胆囊已被切除,还建议补充复合维生素,因为胆汁减少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

大豆类脂肪含量不低,但其所含的植物固醇,对预防胆囊结石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家庭自制豆浆往往浓度高,需限量,市售豆浆一般豆水比在1:20,每天一杯没问题。至于红豆绿豆蚕豆豌豆这些杂豆等,几乎不含脂肪,煮粥煮饭时加一点有益无害。

3

注意控制胆固醇的过多摄入,因为胆结石多半是胆固醇浓度太高形成的结石,而蛋黄的胆固醇较高,偶尔吃个整蛋问题不大,另外,动物内脏、蟹黄之类的还是少吃为好。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龚庆芳原创文新浪微博

龚庆芳营养师

Email:sophiaqfgong

sina.cn

参考文献:

[1].徐美云.长时间空腹易患胆结石,东方药膳[J].(4):62.

[2].张海涛.囊尾切除术后假性胆囊结石1例报告,中国实用医药[J].(2):.

[3].王福庆.初始胆囊结石.人人健康[J].(17):55.

[4].王治国.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家庭医学[J].(7):25.

[5].关于胆囊疾病的回答_范志红.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10-6.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