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相关因素分



本文由《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授权发布

作者:荣国强、杨晓东、吴浩荣

摘要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随访调查年5月至年4月于本院行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5年,其中例患者随访成功,将其中术后反复复发(≥2次)的患者36例纳入研究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在剩余例患者中选取40例(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1次或未出现复发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数量、结石大小以及胆总管直径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手术史(OR=5.,β=1.)、乳头旁憩室(OR=4.,β=1.)、胆总管夹角(OR=14.,β=2.)、胆囊切除史(OR=1.,β=3.)是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乳头旁憩室(β=1.,Waldχ2=6.43,P=0.)、胆总管夹角<45°(β=2.,Waldχ2=8.56,P=0.)、有胆道手术史(β=1.,Waldχ2=11.,P=0.)是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论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以期降低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风险。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反复复发;相关因素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腹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且治疗效果不理想[1,2]。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要选择[3]。但微创手术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4,5],导致细菌或肠液流入胆道引发多种疾病,增加了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及早发现引起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年5月至年4月于本院行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反复复发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访调查年5月至年4月于本院行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5年,其中例患者随访成功,将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2次)的3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4.2±3.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在剩余例患者中选取40例(胆总管结石微创术后反复复发1次或未出现复发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3.2±3.4)岁。纳入标准:①于本院行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的患者;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精神或言语障碍;④患者愿意配合本研究的相关调查;⑤无严重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入院后各项基本资料并准确记录,确认患者未行其他消化系统手术。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CT、血常规检查,确认患者的手术状态。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5年,随访人员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手术情况、既往病史和既往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于术后第1、3、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重点随访调查,6个月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调查期间督促患者及时复诊,发现患者身体不适时(包括上腹绞痛、出现黄疸等),医师需给予患者相关指导,当出现上腹剧烈疼痛且黄疸持续不见消退时要求患者来院进行深入检查。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每年需进行上腹部MRCp检查、血生化检查、胆总管夹角角度测量以及腹部超声检查,如患者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记录以及统计学分析。

1.3、观察指标

①胆管角度的测量参照文献提出的测量方法[4,5]:测量时患者需保持脸部朝下,同时身体呈俯卧状态,使用X线对患者胆管进行观察测量,水平线与患者胆管在水平位置上的角度即为夹角,胆总管角度<45°表明胆总管角度倾斜。②结石复发判断标准:术前6个月患者不进行检查,术后6个月对患者行CT、MRCp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以此证实胆总管结石是否复发。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乳头旁憩室、胆道手术史、胆总管直径、胆总管夹角、结石大小、胆囊切除史以及结石数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对筛选出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结石数量、结石大小及胆总管直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乳头旁憩室、胆总管夹角<45°及胆道手术史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1)。

2.2、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反复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与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反复复发有关(P<0.05)(表2)。

2.3、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反复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夹角<45°、有胆道手术史是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反复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表3)。

3、讨论

通过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进行微创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6,7],且胆总管微创手术以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被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8,9]。但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最常见远期并发症为结石复发。相关研究报道,术后结石复发率为4.3%~13.2%[7]。影响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因素较多[10,11],机制尚未明确,为疾病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本研究主要就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反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以及胆总管直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45°与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复发有关。将单因素纳入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夹角<45°以及有胆道手术史等因素是影响微创手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可分别检测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等指标,当患者无胆道手术史、无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45°时,可以有效降低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复发率。既往研究显示,胆总管的角度越尖锐,胆总管微创术后复发的概率越大[12-14]。当胆总管角度<45°时,患者复发率高,因此胆总管角度可以作为实施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的一道“安全线”。患者既往接受过胆道手术是导致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复发的另一重要因素[15,16]。若患者有胆囊切除手术史,体内胆汁清除困难并造成淤积,增加了体内形成结石的危险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术后复发相关。

综上所述,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以及胆总管夹角<45°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完善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荣国强,杨晓东,吴浩荣(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00)通讯作者:杨晓东E-mail:yang_xiaodong

.







































救助贫困白癜风患者
白殿疯的要怎么忌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wh/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