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杨立群立足天边小城,服务且末群众



  杨立群,医院外科副院长、主任医师。年3月,与唐山第二批22名援疆干部一起,在且末开始了三年的援疆生活。三年即将结束,回顾这项光荣而伟大的援疆任务,三年援疆工作生活,给了我了解边疆、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的机会;给了我锻炼能力、提升水平、积累资源的平台;给了我磨砺身体、彻悟深省、知足感恩的心态;也让我收获了且末各族干部群众的真心、真情、真诚和真爱。

  作为援疆医疗技术人员,一到且末,我就医院外科工作,为了尽快的进入角色,到医院后我首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了调研,医院的实际情况。针对医护人员缺少,医护人员诊疗水平较低的实际。我确立了以“医疗技术援助”为核心的思想理念,把自己26年外科临床工作的工作经验,通过临床教学查房、协调全院疑难病例会诊等,将外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与临床思维传授给当地外科医生。

  医院的第一周查房,我遇到一位塔提让镇维吾尔族女性患者,主因腹痛来院,住院十余天,一直按“肠梗阻”治疗,腹痛伴发热(高烧39度)一直不能减轻。患者经济条件很差,治疗不见病情好转,患者及其家属准备回家。经我询问病情并仔细检查后,得出了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结果,并进行了相应的抗炎、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一周后患者腹痛消失,发热消退,腹部肿块吸收消退,痊愈出院。通过这个病例,给全科医护人员在查房实践中讲课,使大家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治疗和鉴别有了很大提高。

  三年来,我通过心肺复苏、甲状腺切除术等50多次临床专题讲课,在学术上给予全方位的帮扶,给整个科室医务人员不断传授了新知识、新技术,尤其是对患者诊治的临床思维,危重病人的抢救方法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当地医生,同时还规范了外科危重病人诊治及抢救流程,推广外科重症病人及生命支持诊疗技术应用。我先后带出了迪力夏提、克热木、古扎丽、艾则孜江和艾尔肯江等五名年轻医生,他们目前基本能够独立处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等,能够独立完成大的创伤清创缝合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

  除了传援医疗技术外,医院提出了改造的建议,重新组建了普通外科、麻醉科,对手术室重新进行了改造,帮助科室提升了整体医疗业务水平。

  除医院服务群众以外,我还多次参加下乡义诊活动,足迹遍及且末各乡村,就诊人数达余人。在巴格艾日克乡下乡巡回医疗时,有一位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上腹痛十余年,一直按“胃病”治疗,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考虑是胆囊结石,经反复进行病情解释、劝导,医院查腹部CT证实是胆囊结石,住院后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胆囊,一周后痊愈出院。

  今年四月初在老玉石市场西门口修理自行车时,跟修车师傅闲聊,得知老人是四川人,迁入且末已经30余年,老人听说我是援疆医生,就跟我咨询,说他上腹痛病史已有十余年,每日空腹时就反酸、腹痛,进食后减轻。给他经过查体诊断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把用药名称、服药方法和时间给老人写清楚,还把自己电话留给老人,目前老人已经痊愈。

  作为援疆医疗干部,我既是医院人,也医院人,通过努力,医院医院结成“一对一”医院。将医院医院管理经验、理念及管理模式,医院加以试行推广,如在开展“临床路径”方面的探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临床路径”是卫生部在全国施行推广的一种新的医疗模式,是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这发面的探索在巴州地区还没起步。医院各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后,与医务科、护理部相关人员经过半年深入临床各科室调研、讲解及培训,做了大量艰苦而繁琐的准备工作,制定了临床路径的管理机构、制度、实施方案和督导细则。并将在外科、内科、妇产科试点推广。

  医院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维吾尔族,在三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与他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建立良好互相信任关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援疆的漫漫征途中,我和第七批援疆干部中的其它的几位医生们,无论是在医疗救助,还是传帮带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且末当地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年的时光,匆匆从指尖滑过,我早已把且末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无比亲近的第二故乡,且末对我来讲已不仅仅是生命征途中的一个驿站,而是融入我血脉骨髓中永远无法远离舍弃的家园……

推荐阅读

飞上天空,鸟瞰且末!

且末“公益美一天”入选全国个最佳服务项目

一颗且末红枣是这样加工而成的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wh/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