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普胆囊息肉怎么买保险
治疗白癜风多少费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20423.html
正值壮年的老张在一次公司安排的体检中查出了胆囊息肉,于是老张不淡定了,这个息肉会不会癌变?以后还能顺利投保医疗险、重疾险吗?
其实胆囊息肉没那么可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得了胆囊息肉到底还能不能买保险。
一、什么是胆囊息肉?
从医学角度来讲,胆囊息肉是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对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的病变的总称。查出患有胆囊息肉的朋友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对身体健康并无影响。
1、胆囊息肉分类
(1)假性息肉
假性息肉就是胆固醇性息肉,约占胆囊息肉的65%,此类息肉是不会癌变的。胆固醇性息肉大多为多发,多位于胆囊体部,呈桑葚状,质脆易碎,蒂细易脱落,多在1cm以内。
胆固醇性息肉和饮食有关,如高胆固醇饮食、酗酒、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等,肥胖、脂肪肝等病人也容易得胆固醇性息肉。
(2)真性息肉
真性息肉约占30%,主要是:胆囊腺瘤、腺肌瘤、腺瘤样增生、炎性息肉。
胆囊腺瘤是良性肿瘤,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30%左右。腺肌增生症、腺瘤样增生也有癌变风险。炎性息肉是因胆囊结石、及结石合并的慢性胆囊炎长期刺激所形成的,炎性息肉本身不会癌变,但慢性胆囊炎就有一定癌变风险。
(3)息肉样的早期胆囊癌
这种胆囊癌约占胆囊息肉的5%,B超表现为:单发、70%位于胆囊颈部、80%大于1cm、半数伴有胆囊结石,但仅靠B超有时难以鉴别,需要做薄层增强CT或增强MRI扫描,但有时仍难明确。
显微镜下的胆囊粘膜
2、胆囊息肉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少数患者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偶可向右肩背放射,一般症状轻微,偶发。
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有时会引发胆绞痛,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可向右侧肩背部放射,并可伴恶心呕吐,这是胆囊颈部息肉嵌顿胆囊管所致。
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者可发生急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压痛、发热;也可发生慢性胆囊炎,表现恶心、呕吐、厌油膩、腹部胀满、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3、发病诱因
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
可能原因有:
“(1)胆固醇代谢不良
血胆固醇增高可导致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发生。
(2)胆汁异常
胆汁成分改变或者胆汁淤滞或胆汁过度浓缩,都会刺激胆囊壁从而发生胆囊息肉。
(3)慢性炎症
胆囊壁的慢性炎症、胆汁中的胆固醇积晶、胆囊结石,都可以刺激胆囊黏膜的增生,而导致息肉。
(4)遗传
有研究表明,胆囊息肉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人患胆囊息肉,家族其他人员患胆囊息肉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
(5)其它
有人认为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等因素与胆囊息肉的形成可能也有关系。
根据对例胆囊息肉患者的统计分析,胆囊息肉好发年龄为23~55岁,男性多于女性。
下列情形者易患胆囊息肉:
(1)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
(2)饮酒,喜食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辛辣刺激食物;
(3)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烦燥易怒,抑郁焦虑,日常活动较少;
(4)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
(5)肥胖,肥胖是导致胆囊息肉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与肥胖人群往往血胆固醇增高有关。
二、胆囊息肉一定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包括胆囊壁上的一类隆起性疾病,B超往往很难确定其性质,部分有癌变可能。
从临床经验来看,一般多发息肉要比单发的好,多发息肉多数是良性胆固醇性息肉;如果是单发息肉要高度警惕。
胆囊息肉癌变的高危因素
年龄50岁
胆囊息肉大于10mm
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
局灶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
有以上任何一项的胆囊息肉,其癌变风险明显增加,要高度警惕!
有研究报道:
息肉直径0.5cm、多发、年龄30岁,恶变的概率5%;
而息肉基底宽、单发、合并胆囊结石或年龄50岁,恶变的概率约为15%;
息肉直径≥10mm,约1/4发生恶变。
三、确诊胆囊息肉如何应对?
1、根据报告,按需复查
(1)有患胆囊癌的风险,且胆囊息肉大于等于6mm,那么一般情况下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2)有患胆囊癌的风险,但是息肉小于6mm,建议定期复查B超,建议复查的周期为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如果连续5年复查都没有发生癌变的迹象,那就不用再复查了。
(3)没有患胆囊癌的风险,但是依然有一个息肉,且小于6mm,还是建议定期复查B超,但是复查周期可以稍微拉长一些,1年、3年和5年,也就是说每间隔两年我们复查一次就可以了。同样的,如果连续5年复查都没有发生癌变迹象的话,那就不用再复查了。
(4)没有患胆囊癌的风险,但是息肉大于6mm且小于1cm,那么也要定期做B超复查,复查的周期是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同样的,如果连续5年复查都没有发生癌变迹象的话,那就不用再复查了。
2、手术治疗
在医学上,一般认为直径大于1cm的息肉恶变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高,还有就是当患者两次对胆囊进行B超复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息肉短期内迅速生长,那么恶变的可能性也会比较高,建议考虑手术。
对于肿瘤性胆囊息肉而言,也就是胆囊癌、胆囊腺瘤和胆囊肌腺病这三类胆囊息肉,除了手术是没有办法的。尽管切除了胆囊以后会有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说拉肚子、消化不良等,但是与癌症相比,这些代价还是值得的。
以下情况建议及时手术:
1)息肉直径≥10mm;
2)息肉直径10mm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者;
3)胆囊颈部息肉或息肉生长部位临近于胆囊管开口;
4)胆囊息肉6~9mm,有任何一项“癌变高危因素”者,建议手术治疗。
四、胆囊息肉的核保问题
很多人买保险的时候就已经被检查出患有胆囊息肉了,那么,这会影响买保险吗?我们结合多家保险公司的核保规则给出一个大概率的参考标准:
1、已经手术如果投保时,告知曾患有或者曾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且已做胆囊切除手术,确诊是良性,则寿险、重疾、医疗险均可标准体承保。
2、尚未手术
如果仅仅是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这就和息肉的大小密切相关了,如果小于1cm,则寿险、重疾险可标准体承保,医疗险可除外责任。
如果是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但息肉大于1cm,这时候投保一般会予以延期,观察1年,再检查对比两次查体结果,看是否有改变。或者客户当时能够提供不同时间多次的体检报告对比。如果没有变化,体现出良性的表现,寿险、重疾也可标准体承保。
五、小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体检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我们看着很普遍的问题,在投保时就可能会有被除外的风险。所以买保险,一定要趁早。
如不清楚需要买哪类保险,或对保险产品不了解,可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wh/11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息肉应该吃什么药
- 下一篇文章: 奇怪胆囊结石怎么进入肠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