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肝胆管内结石咋个做才是正确
受访专家
张丰深,原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肝胆外科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著名肝胆胰专家。现医院遵义市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大外科主任。现为国际胰腺病协会和美国胰腺病协会会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重庆市肝胆胰外科专委会、重庆市微创外科专委会等8个全国性和省部级专业委员会常委和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西南国防医药》编委、《重庆医学》和《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主研肝胆胰肿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科研项目;发表SCI、CSCD及统计源期刊论文共50余篇;编著《胆囊微创外科学》。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25年,对肝胆胰脾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擅长肝胆胰脾外科精准手术和超声/CT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等微创诊疗技术。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预约
家住郊县的李先生体检时,其中一项指标显示:“肝胆管内结石”,医院做手术时,有朋友建议他再检查下,于是他带着检查结果找到医院遵义市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肝胆外科专家张丰深,经过B超复查,张主任告诉李先生,他得的是“钙化灶”,并非肝胆管内结石,所以不需要手术。
“临床上,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我们不时会遇到,因为诊断不清楚,他们反复做B超、CT检查,有的极端患者甚至做了一次不必要的手术。”9月14日下午2点半至4点半,医院遵义市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大外科主任张丰深教授坐诊遵义晚报名医时,针对李先生的情况这样说。
他告诉遵义晚报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体检意识增强了,很多人在做B超检查时,发现肝胆上有很多强光团或高密度的钙化灶,B超经常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其实这类病人,结石并没有长在胆管内,也没有获得相应的胆管扩张和肝脏萎缩,而是长在肝内胆管壁以外,不能叫肝胆管结石。然而,这类病人往往因为诊断结果心理压力很大,过度接受检查,甚至做了不必要的手术。
“还有一些肝胆管内结石的病人,因为没有诊断清楚,术前没有得到精准评估,往往只做了一半的手术,最后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张教授说,在贵州,肝胆管结石发病率比较高,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变,可以合并有肝胆管外结石,但因为诊断不清楚,不少患者往往只做了一半结石手术,后来不得不经历多次手术。
“我遇到的一位患者,就因为术前没有得到精准评估,先后做了6次手术,不仅承受了多次痛苦,而且花费了不少钱。”张教授说,针对这类患者,目前该院在肝胆胰脾疾病的诊疗上,已初步建立肝胆胰脾外科“大型精准手术、腹腔镜复杂手术、内镜手术、影像引导经皮穿刺微创手术和血管介入手术”五大技术平台,可以按整合医疗模式对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癌、肝肿瘤、胰腺炎、胰腺癌和门脉高压等肝胆胰脾疾病患者进行“一站式”个体化诊疗。截至目前,该院已先后开展精准肝切除术2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ERCP手术4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行影响引导下PTBD术1例等。
张教授说
“一站式”个体化诊疗,医生将为病人提供“三个精准”:即术前精准评估、手术台上精准实施、术后精准管理,可以确保病人得到精准治疗。因此,他建议,医院检查诊断为肝胆管内结石的人,医院做个全面评估,制定一个最佳的手术方案,这样治疗才能得到一个好的远期效果。
微友问答
微友“陈先生”问:7岁大的孩子脾大,但身体没什么异常,医院作一次检查?
张丰深答:少数正常婴幼儿(10%稍多)可在左肋缘下扪及脾脏、4岁以后一般是扪不到脾脏的,7医院详查,排除血液病等。
微友“郑先生”问:请问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个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如何控制病复发?
张丰深答: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处理因病期不同而异,取决是否发生过出血、曲张的程度及出血风险、肝硬化程度,分一级预防(防初次出血)和二级预防(防再次出血),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断流和分流、甚至肝移植。
微友“向先生”问:我父亲胆总管未见扩张,直径0.5,向下逐渐变细,请问是否为胆管狭窄?该怎么办
张丰深答:胆总管直径一般随年龄增加而稍有增粗,超声检查一般不超过0.8cm。您父亲胆总管直0.5cm、向下渐细,属正常、不需处理。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合作内容请致电:-
来源:遵晚健康记者
审核:冷泽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7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胆石症个体化微创系列治疗腹
- 下一篇文章: 炎干净调理胆结石,胆囊息肉,急性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