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与结石的爱恨纠葛
胆结石对于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了,特别是生活中,相信大家身边总有几个疼得死去活来的胆结石朋友。有的甚至把胆都切下来了。我们该如何避免长胆结石?发现有了结石又该怎么办?
胆囊里面的石头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不知道不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才制造胆汁,胆跟我们的细胞一样24小时在工作,每天的产量有–毫升。而胆囊的作用就在于存储和浓缩肝脏分泌的产品。
生理情况下,不吃饭的时候,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胆囊浓缩并储存起来以备使用。胆囊就像一个仓库,一旦产品成分的比例不对、过分淤积或者仓库本身出现了问题,胆汁就容易在此形成胆结石。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结石1.胆汁成分比例失调
胆汁是由水、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组成,正常情况下各个成分配比得当,溶质均处于溶解状态。一些喜食甜食、高脂类食物的朋友容易导致胆汁比例失调,产生胆结石。
2.胆汁淤积
曾经有报道称,饮食不规律,甚至大量节食和不食早餐者,四个月内有1/3的人会患结石。
如果不吃早饭,肝脏分泌的胆汁从前一天晚饭结束7点钟开始积存,至次日中午12点午饭才开始排放,历经十几个小时的浓缩,胆汁已经非常浓稠,析出的结晶日复一日逐渐形成结石。
3.胆囊病变
胆囊的慢性炎症将会影响胆囊浓缩、排出胆汁的功能。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大多都伴有胆囊结石,俗称“胆石症”,久而久之还有患上胆囊癌的风险。
从四点着手防治1、首先,饮食要做到有规律:
要养成吃早饭的习惯,中晚餐也要定时进行,让胆囊里的胆汁出纳规律,防止胆汁过分浓缩淤积。
2、要保证饮食搭配合理:
不能持续大量地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适当地加入一些粗粮,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预防结石。
3、坚决控制体重:
保持运动的习惯,远离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避免长时保持坐姿。
4、重视慢性胆囊炎的预防和处理:
如果已经明确具有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则要尽快就诊,查明诱因,并尽量祛除诱发因素。定时复诊查B超,留意结石的数量、大小和位置,必要时听从医生的建议,采取治疗措施。
爱心小贴士患者朋友即日起可拨打进行“专家面对面讲座”参会预约及会诊、手术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bzzs/8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结石的诊断
- 下一篇文章: 科普讲堂小心您的胆,胆囊结石偏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