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到手别慌,这些毛病你自己就能l



春天草长花开,也是人体内脏器官生理功能相对活跃的时期,此时进行体检,不仅是对冬季身体状况的最好结算,也是对新一年制定身体健康规划的最好准备。建议大家都能在春季去做个全身检查。体检做起来方便快速,一般来说2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但是等待报告的日子特别难熬,不知道打开报告会有什么“噩耗”在等着自己。但是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很多体检指标异常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并不需要特别的医疗手段介入,只要调整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异常值。今天,我们就罗列8项年轻人常见的异常体检项,看看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自愈”。

血脂四项

总胆固醇↓偏低:或会存在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偏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各种高脂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等;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甘油三酯↓偏低:低β-脂蛋白血症或无低β-脂蛋白血症;严重肝病、吸收不良、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偏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雄激素等。↑偏高: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进人动脉壁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肥胖等。血脂四项异常大多是由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导致,常见于肥胖人群。尤其是喜欢吃动物内脏和肥肉的,低密度脂蛋白就容易偏高。改善措施:少吃肥腻食物,控制体重,多运动。

肾功能

血尿酸↓偏低: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偏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原发性痛风、多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血尿酸偏高就是高尿酸,高尿酸主要是由过量食用海鲜、豆腐、动物内脏、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所引起。改善措施:饮食上除了少吃高嘌呤食物,还应注意多喝水。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偏高: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谷草转氨酶↓偏低:-↑偏高: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升高。这两项指标偏高,一般都是熬夜、喝酒把肝给折腾“坏了”。改善措施:少熬夜、少喝酒。

脂肪肝

根据脂肪含量占肝脏总量的比例,分为轻、中、重三型。大部分人检查结果多为单纯性的轻/中度脂肪肝。虽然单纯性的轻/中度脂肪肝病程发展缓慢,但是也不能任其发展,否则轻度变为重度,继而发展成脂肪性肝炎,就会走上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绝路”。改善措施:单纯性轻/中度脂肪肝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可以有效干预,当然,如果只是饮食控制而不运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增生性病变,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妇女,育龄女性有时也会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改变。一般来说,压力大和雌激素类食物摄入过量会增加乳腺小叶增生的发生概率。改善措施:保持好心情,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上减少黄豆及豆制品等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及牛奶、鱼肉等高蛋白食物。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一般通过手触摸检查或者甲状腺超声检查进行判断,甲状腺超声检查主要以TI-RADS1类至TI-RADS5类指标来表明轻重症程度。TI-RADS1类:指正常甲状腺或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只需常规检查TI-RADS2类:囊性结节,包括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常规随访即可TI-RADS3类:多指不典型良性结节,意味着恶性风险小于2%(半年或一年复查)TI-RADS4类:表示可疑恶性的结节,代表不同的恶性风险(需要做穿刺等病理检查)TI-RADS5类:代表超声考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90%,这类结节建议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从饮食上来说,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主要是由于“重口味”的饮食习惯(碘摄入量过高)所导致。改善方案:低盐、清淡饮食。

肾结晶

肾结晶是肾结石的先兆。主要是由长期的饮水量不足,或者吃高嘌呤、草酸比较丰富的食物所引起。不过结晶往往处于可逆的状态,保证饮水充足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将结晶通过尿液带走排出。改善方案:多喝水,少吃高嘌呤(海鲜、动物内脏等)、草酸含量多(菠菜、韭菜等)的食物。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分为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但是不要觉得是良性的就高枕无忧了,如果息肉大于1cm,就会影响胆汁分泌,压迫脾脏,甚至会增加癌变的几率,需要进行切除手术。改善方案:控制体重,少吸烟,三餐规律,尤其记得按时吃早餐。

不同年龄段的检查项目

看了这些指标解读,今年还没有体检的小伙伴是不是坐不住了?别急,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需要检查的项目也会有些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体检才能发挥醉的作用。20-30岁年龄段除了常规项目,体检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sty/1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