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但平常没啥感觉,我该怎
小陈今年35岁,医院体检查出了胆囊结石,由于没啥感觉,让他觉得很疑惑,怎么就得了胆囊结石呢,以后还能照常吃吃喝喝吗?没有症状需不需要治疗?怎么治?
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
肝脏分泌的胆汁,平时储存在胆囊里;进食后,食物和消化液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中的胆固醇、卵磷脂、胆盐共同维系着胆汁的稳定,当各种原因导致胆固醇饱和析出结晶,或胆囊收缩力下降,胆汁淤积在胆囊里不能排出,天长日久,就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哪些人容易得胆囊结石?
(1)女性:
胆囊结石“重女轻男”,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同时影响胆囊收缩,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妊娠是发生胆囊结石的另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而且怀孕次数越多,风险越大。
(2)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摄入过多的肥肉、动物内脏、动物脂肪等,容易使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剩,产生沉淀,导致胆结石。
(3)肥胖:
肥胖者体内胆固醇通常超标,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
(4)不吃早餐:
胆汁经过一晚的浓缩,早晨浓度比较高。正常吃早餐,胆囊收缩,胆汁排入肠腔。如果不吃早餐,胆汁长时间停留在胆囊内,容易促发结石。
(5)中年人:
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统计显示,发病高峰在50岁以后。
(6)其他:
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缺乏运动、家族史都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还有一部分人查不到确切的病因。
胆囊结石会引起哪些症状?为什么我没有啥感觉?
临床上有一部分人是通过体检才发现的,平常没有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当胆囊结石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堵塞了胆汁排泄的通道,常常会出现胆绞痛症状。最典型的是饱餐或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或上腹部的疼痛,可放射到肩背部,引起右肩、腰背部疼痛,发作剧烈时,可伴有急性炎症,还可以出现恶心、呕吐。
还有很大一部分病人仅仅是在吃得过饱、吃肥腻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觉得上腹部隐隐作痛,或者有嗳气、饱胀感,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胆囊结石如何诊治?
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在如今B超等医学仪器普及的今天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注意早期的识别,不要误以为是“胃病”。临床典型的绞痛病史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重要依据,腹部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接近%,也可作为首选推荐。
得了胆囊结石就一定要切除胆囊吗?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医院外一病区主任洪钧晖建议,在充分评估胆囊炎症的前提下,建议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不实施治疗。但为了预防炎症加重、肝功能不全或胆囊癌的发生,推荐每年进行体格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来判断是否需及时干预治疗。
而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来说,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尽管大部分胆绞痛可自行缓解,但大多数人患者会反复发作,而且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增加。所以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首选的手术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疼痛轻等优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术式,即保胆取石术,该术式的理论主要基于胆囊功能学说。保胆取石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保留了胆囊,但是其结石复发性、再手术率及胆囊癌发生率较胆囊切除术大,所以是保胆还是切胆,需要多方面的充分评估。总体来说,目前胆囊切除术仍是世界公认的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医院肝胆外科医院肝胆外科合作科室,设立“医院徐骁教授名医工作室”,科室定期开设肝胆外科门诊。
坐诊时间:每周二、三、五上午专科门诊;
隔周四上午市一肝胆外科贾长库主任专家门诊;
预约洪钧晖
邱杭
往期回顾
●
所有人,春季健康体检正当时...(医院体检攻略)●3.8特辑丨汪碧莹:做家庭签约医生也不简单
●提醒!一姑娘春节期间熬夜追剧酿成大祸!
中医为本,中西融汇。
悬壶济世,惠泽民众。
医院医共体(订阅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sty/12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防胆结石应该这么做,得了胆结石也不用慌
- 下一篇文章: 医生提示生活中这4个因素都是引起胆结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