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绞痛之胆绞痛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胆绞痛

胆绞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右上腹胆区绞痛,阵发性加剧或痛无休止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各种胆道疾患,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等。

胆绞痛属中医学“胁痛”范畴,其发生常与情志不畅、恣食肥甘、结石、蛔虫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胆,与肝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胆腑气机不畅。

主症突发性右上腹剧痛,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部位拒按,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肝胆气滞:常因情志变动而诱发,兼见性情急躁,胸闷不舒,恶心呕吐,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肝胆湿热: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口苦咽干、黄疸、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蛔虫妄动:右上腹及剑突下呈钻顶样剧痛,拒按,恶心呕吐或吐蛔。舌淡,苔白,脉弦紧。

1.基本治疗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取胆的背俞穴、募穴、下合穴为主。主穴胆囊穴胆俞日月阳陵泉

配穴肝胆气滞配太冲、丘墟;肝胆湿热配行间、阴陵泉;蛔虫妄动配迎香透四白。发热

寒战配大椎、曲池;恶心呕吐配内关、足三里。

方义胆囊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胆囊病的经验效穴;胆俞、日月合用是俞募配穴法,可利胆止痛;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可调理胆腑气机。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fzl/1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