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恢复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www.znlvye.com/m/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超级微创概念的深入人心,保胆取石并未成为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并被部分学者质疑。医院中没有成为广泛开展的项目。因此,胆囊结石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选择切胆手术、保胆手术存在一定的争议,两种声音争论不求,且各有优点与不足。为此,对胆结石患者选择切胆手术、保胆手术;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情况下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保持或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才可结合临床治疗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一、保留胆囊初步评估

为了有效治疗胆石病,人们对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过饱和胆固醇胆汁和成核缺陷是胆结石形成的关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胆囊功能异常有关。因此,近百年来,外科临床医师都认为要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病,一定要切除胆囊,这已成为一个共识。近十余年来,由于治疗手段的进步,特别是溶石剂的改善,又有不少作者提出去除胆石,保留胆囊的非手术疗法,口服熊去氧胆酸.灌注甲基叔丁醚溶石;

保留胆囊的手术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小切口保留胆囊取石、经口胆囊超级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等等,如丽后春笋,得到很多病人欢迎,这反映了胆道疾病进展的一个侧面。

保胆疗法保留了胆爽,因而就产生一系列临床问题。首先是由于存在胆囊,而又末纠正胆囊的病理变化,胆石的复发就不是很奇怪的问题。其次,担心保留的胆囊是否会癌变。最后,还希望保留的胆囊能有正常的功能,发挥其生理浓缩和排空胆汁的作用。

实际上,防止胆石复发和癌变,与保持正常的胆囊功能,三者是互相联系的。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存在,特别是大于3cm的结石有很大关系,防止胆石复发的同时,也预防了胆囊癌的发生。如果胆囊具有“正常”的功能,胆囊结石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由此看来,问题的核心是保留的胆囊能否保持或者恢复正常的功能。

国外学者研究了胆结石形成机制以外,也研究了胆囊收缩功能与胆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系。结果发现,不论收缩好与差的两组胆结石患者胆囊餐后残余容积都增大。胆囊收缩功能的改变,特别是残留容积增大,造成胆囊胆汁瘀滞的条件,是胆结石形成的基础,也是胆结石复发的基础。

保留胆囊的疗法是否影响胆囊功能,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胆汁酸治疗使胆石病患者的胆囊空腹容积增加,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体外冲击波碎石不改变胆囊容积或排空率。虽有研究发现溶石和胆汁酸治疗后改善排空率,但还没有前沿研究来显示成功地溶石对胆囊功能对的作用。目前的保胆治疗既不能逆转胆囊收缩性的缺陷,也为损伤胆囊功能。

如前所述,我们现在对胆囊功能的了解还有相当部分是空白,对胆囊功能的预测也是不全面。但目前对胆囊动力功能的检查,已经简便易行,有明确诊断价值。值得指出的是,用口服胆囊造影的的方法,以脂餐后胆囊收缩1/2-1/3(50%-66%)作为判断标准,不能代表真正的胆囊功能情况。有研究显示,用此标准判断为“正常”胆囊功能的患者,再用B超检验,结果有半数胆囊排空率降低,胆囊壁增厚,几乎绝大多数餐后容积大于正常人。采用b超检查的方法了解胆囊的形态(空腹容积和囊壁厚度),了解胆囊收缩排空功能(排空率和残留容积),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胆囊的病理生理全貌。因此,B超检查胆囊功能是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很有价值的方法,如果通过大样本的B超检查和前瞻研究,得到各项胆囊动力学观察指标的正常范围,使之完善,就更为理想。

就目前研究水平和胆囊结石病理生理的了解而言,作为保留胆囊的结石病治疗方法的指征,应当是胆囊形态和动力功能与正常人相似。具体地说,即胆囊壁薄,不大于2mm胆囊空腹容积增大,胆囊排空率大于75%-85%,脂餐后残留容积要足够的小(具体标准待定)。空腹和餐后血浆CCK水平与正常人相似,既不增高,也不降低。

A.胆囊收缩率%=(空腹三径乘积-脂餐后三径乘积)/空腹三径乘积x%良好>80%;减弱60-79%;明显减弱40%-59%;差<40%。

B.胆囊排空指数(EF)=(V0-Vt)/V0x%,其中V0为脂餐前胆囊的体积,Vt为脂餐后胆囊后胆囊的体积。V=n/6(长径x宽径x横径)

EF≥1/2胆囊收缩功能良好;1/2>EF≥1/3之间胆囊收缩功能尚可;1/3>EF≥1/5胆囊收缩功能差。

另一种评定标准,通常将检查结果分为4级:良好(收缩>50%)、尚可(收缩30%-50%)、不佳(收缩<30%=;)如脂餐后2小时,胆囊仍不见收缩,则为无收缩功能。

二、胆囊功能的临床评估

1.胆囊浓缩功能的测定

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储存时,胆汁的浓缩既受黏膜吸收功的影响,又受空腹容积的限制,而后者是由胆囊动力学来调节的。因此,胆囊的浓缩功能受黏膜和平滑肌的双重作用。

通过测量某种化合物在胆囊内分配的量可表示胆囊的储存浓缩能力。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测量“胆汁酸池”在胆囊内储存的百分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测量“胆汁酸池”,再从胆囊容积和胆囊内胆汁酸浓度计算出胆囊内胆汁酸量。正常人在一夜空腹后胆囊内储存60%一90%的“胆汁酸池”。另一种是静脉滴注吲哚氰绿(indocyaninegreen),测定它在肝胆汁和胆囊胆汁之间的分配比例。采用这种方法,测得每小时分泌的肝胆汁中有50%一75%储存于胆囊。第三种是测定99m

锝-羟亚氨基乙酰乙酸在胆囊内的分配率,其范围为50%一80%。从这些正常范围可以认为,肝胆汁进人胆囊的分流率变异很大,一夜空腹后分流到胆囊的约有50%一90%。用这些技术测得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储存能力与正常人无明显不同。

2.胆囊动力学测定

用来估计胆囊收缩率的有口服胆囊造影、胆红素测定法、胆道闪烁显像和超声检查法。胆囊造影的理论是在年提出的,但直到年使用碘番酸作造影剂,才使口服胆囊造影的方法完全成熟,沿用到80年代,最近有被超声检查和胆道闪烁法代替的趋势。口服胆囊造影的缺点是有放射线损伤的危险,不宜多次测量,定量粗糙,从X片只能作二维测量。用胆红素测量的方法繁琐,未得到临床应用。胆道闪烁法的测量准确,能得出胆囊排空率和排空速率常数,但不能得出空腹容积和残留容积,还有使用同位素之嫌。年,Everson采用B超行胆囊的三维测量,结合计算机计算,精确地反映了胆囊动力学的全面状况。该方法经过简化,已在胆囊动力学研究和临床中应用。

目前对胆囊粘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的测定尚不可能,但对于了解胆囊的形态和动力的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和有效。

通过“脂餐试验”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结石手术,对于切胆手术、保胆手术如何选择?胆结石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fzl/1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