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不净,全身是病中医名方教你净胆
胆囊不干净,怎么会让人全身是病呢?我跟你讲,我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你可以去看,去观察。那些有胆囊炎、胆结石等问题的人,从上到下,往往是问题多多。在上头,常常是口苦口臭、舌苔厚腻,爱上火。在心里,往往是易怒,暴躁,爱着急,有时候甚至无法控制情绪。在下头,常常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打嗝嗳气。那今天就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讲一讲。
这位门诊患者是一名女性,41岁,姓舒。这个人从2年前开始,就有右侧胁肋部位胀痛的现象。不过在当时,能忍受,而且也不是总发作,还算可以。但是在最近一周,症状十分严重,从上到下一身的不舒服。除了右侧胁肋部位胀痛明显外,还有胃脘胀满、嗳气、纳呆、吃不下饭、睡眠不佳、头晕、恶心、心烦、易怒、口苦等现象。再往下,大便还偏干。到医院去,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但是里头没有胆结石。后来,此人决定投中医治疗,于是就找到了我。来看诊时,舌尖红、苔黄腻,脉象弦滑。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属于肝郁气滞、湿热内积。你看他的舌脉——脉弦属肝郁,脉滑属有湿,舌尖红苔黄属有热,苔腻属有湿。肝郁湿热之象,这很明显了。我们的肝胆,互为表里,主人体的疏泄之性。肝胆之气郁滞,影响了疏泄,故而湿热内积。
所以说,上述的舌脉,很常见。尤其是在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身上,更常见。而患者其他的问题和表现,也都源于这个问题。比如说,口苦,乃是肝胆之气郁滞,胆气不降反逆的表现。胃胀和嗳气,以及消化不良,这是肝木之气克犯脾胃的表现。体内有火热之邪,扰及肝魂和心神,所以失眠、易怒、烦躁。湿热之邪伤津,故而大便干结。你看看,为啥我说“胆囊不净,全身是病”啊?道理就在这儿。一个胆囊的问题,能牵扯出这么一大堆的事儿。这个时候怎么办啊?疏肝利胆,清热利湿。于是我给患者开了一张方子,其中柴胡疏肝胆之气,白芍养阴柔肝。两者为主,组成养肝胆的主要基础。其它的,香附、川芎、枳壳、陈皮,这些都是辅助行气解郁的。栀子清热,茵陈、金钱草除湿热。
酒大黄泄下通便,令热随大便而出。这就是基本意图。到后来,火热和气滞的状态减退,所以去掉陈皮和栀子,用地龙和王不留行来通利血脉,改善右侧胁肋部位的疼痛。结果,一周以后,患者胃脘胀满、心烦易怒、口苦这些症状都减轻了。再用5天,症状进一步改善,只是右侧胁肋部位疼痛依然存在。这时候,原方的栀子和陈皮去掉了,换成了地龙12克,王不留行10克。再用7剂,诸证悉平。现在的人,患胆囊炎和胆结石的不少。
有些人,面对自己这一身病,不知道怎么应对,摸不到头绪。我这个视频或许能给你带来点启迪。当然,它绝对不能适合所有人。它只代表一部分病因病机。这就意味着,有需要的朋友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中医就是这样,它没有“一刀切”的时候,它非得辨证论治,一个人一个样不可。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也有胆囊方面的问题,可以发给我,我来帮您辩证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fzl/13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49岁男子连续腹痛竟是要命病,上海瑞金医
- 下一篇文章: 身体里的这些小石头,你注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