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新技术异形垫片,纵横连接



医院订阅哦!

我们常说,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却永不停歇。年,北医三院又有一批新的医疗技术,经过严格的审批和长期观察,转为常规技术普及应用。新技术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都有哪些吧~

项目团队

北医三院骨科

年医疗技术创新奖三等奖

技术名称:新型张力带系统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项目负责人:张志山(右三)

团队成员:周方、田耘、杨钟玮、侯国进等

从1名患者的治疗经历谈起

62岁洪女士,一个月前上台阶时摔倒,造成左侧髌骨下极骨折(如下图)。

洪女士特医院,请骨科主任给她做了切开复位加经典的钢丝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手术很顺利,术后片子显示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如下图)。

为了避免膝关节术后粘连,洪女士按照康复师的指导,术后即在关节不疼痛的范围活动膝关节,术后2周拆线后加强膝关节的屈伸练习。为了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洪女士咬牙克服康复练习的疼痛,没想到练习2周后膝关节肿痛越来越重。体疗师也感到奇怪,建议洪女士拍个片子看看,果然发现钢丝克氏针松脱了,髌骨下极骨折又分开了(如下图)。

这可怎么办呢?洪女士和家属特别着急,到哪里再次手术呢?

通过网络检索,洪女士和家属得知北医三院创伤骨科张志山医生团队采用新型张力带系统治愈了多例类似的髌骨下极骨折。洪女士坐着轮椅来到了张志山医生的门诊。

张志山医生仔细检查了洪女士的左膝关节,切口愈合满意,关节活动时疼痛,由于髌骨下极骨折分离,破坏了伸膝装置的连续性,建议再次手术固定髌骨下极骨折。洪女士对第一次手术表达了不满意,认为手术没做好,所以才会造成内固定物松脱。张志山医生给她解释了这个骨折的特殊性,髌骨下极骨折发生于髌骨远端,不累及或者累及较少关节面,其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相对较小,此外下极是髌腱的起点,应力相对集中,手术固定存在难度。据文献报道,目前有将近10种方法来治疗髌骨下极骨折,说明这个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问题,各国医生都在想办法解决。医院的医生已经尽最大努力,选择经典的术式来固定她的骨折,术后片子显示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物位置都很好,但是由于髌骨下极骨折的特殊性,经典的钢丝克氏针固定技术不能对抗膝关节术后功能练习,所以才出现内固定的失败。

张志山医生决定选择新设计的φ3.0mm垫片空心钉组成的新型张力带系统来做翻修手术。术中见钢丝和克氏针已经松脱,部分髌腱撕脱,下极骨折块粉碎。小心复位骨折,拧入带异形垫片的φ3.0mm空心钉(如图)。

异形垫片的小孔穿入钛缆,钛缆穿过髌骨近端的骨洞,在髌前呈8字拧紧,钛缆、异形垫片和空心钉形成一体化的牢固张力带。锚钉修复撕裂的髌腱,钛缆环扎髌骨一圈(如图)。

固定完成后,术中屈伸膝关节,见内固定物很牢固。

洪女士术后恢复顺利,经过艰苦的功能练习,膝关节活动良好,术后2个月骨折愈合,洪女士恢复了正常生活。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创新性是在原有φ3.0mm空心钉的基础上加了异形垫片,钛缆、异形垫片和空心钉形成牢固的张力带,避免螺钉的松动、退出。新型垫片空心钉保留了φ3.0mm空心钉的优势,对下极较大的骨块进行可靠固定,避免直径较大螺钉造成下极骨折块进一步粉碎,加用的新型垫片增加了螺钉帽的面积,能够挤压固定与髌腱相连的更加碎小的骨折块。

此项技术适合哪些患者?

此项技术适用于所有髌骨骨折,尤其是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此外,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尺骨鹰嘴骨折,尤其适用于骨折块比较小的鹰嘴骨折。

新型张力带系统所用的φ3.0mm垫片空心钉只是在常用的空心钉基础上加装异形垫片,患者治疗费用增加不多。新型张力带系统恢复髌骨的解剖对位,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不需再行髌骨减张带固定,避免了二次手术的费用与痛苦。钛质材料,可行核磁共振检查,不必二次手术取出,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与痛苦。

骨科张志山

编辑

宣传中心张轩烨

相关链接:三院新技术

用数字化技术同时实现鼻外形矫正与鼻腔通气功能三院新技术

距骨骨囊肿患者重返运动场的希望:自体骨—骨膜移植

三院新技术

复杂性肾结石占据肾脏——多镜联合碎石取石术清除结石

三院新技术

胆管结石反复发作?ERCP技术新探索一内镜下乳头成型术

三院新技术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

三院新技术

化繁为简——判断冠脉临界病变是否需要放支架的新方法

三院新技术

“弧”里乾坤——快速安全切除下咽肿物的新技术

三院新技术

担心颈内动脉长段闭塞引发缺血性卒中?复合手术开通血管

三院新技术

“微小”脉冲激光“大大”降眼压

北医三院订阅号

健康科普

北医三院服务号

就诊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yfzl/1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