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胆囊息肉就要切胆专家癌变率低微创
胆囊息肉polyp
如今很多人谈“癌”色变,体检出息肉或者结节,也如临大敌。息肉会不会变成癌?要不要一“切”了之?
就这个市民关心的问题,医院肝胆外科专家许志方教授表示,胆囊息肉不可怕,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癌变率在1%左右,但一旦癌变,预后极差,被称为“癌中之王”。切与不切,专家倡导利用精准医疗诊断和治疗,通过微创保胆取出息肉,让更多人有“胆”健康生活。
许教授表示,胆囊息肉是胆道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样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胆囊息肉根据病理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胆囊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而胆囊腺瘤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据统计胆囊腺瘤的恶变率约为1.5%左右,且发生于息肉的大小成正相关。
“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即使直径大于1cm的,其癌变率也不到1%。”许教授说,但也不能因此忽视胆囊息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可怕的。胆囊息肉一旦癌变,特别是侵及肌层或超过肌层,预后极差,有"癌中之王“之恶名。同时,是否癌变与息肉大小无关,即便息肉小于10mm,也有恶性之可能。
“我这个息肉这么大了,是不是良性的呀,要不要切掉?”“医生您帮我把息肉切了,就一了百了,我也不担心了。”常有病人拿着报告来找许教授,询问息肉该不该切,甚至有人表示切掉才能安心。
许教授坦言,由于一般的辅助检查无法完全明确胆囊息肉的性质,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凡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息肉直径大于10毫米以及具有年纪偏大、单发、广基底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切除胆囊。“但有多年的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都应该知道,因胆囊息肉做胆囊切除的患者中,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早期癌或有恶变潜质的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不足5%,绝大部分的病理诊断结果是非肿瘤性息肉或者不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许教授说,结合胆囊在胆汁酸循环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以及胆囊切除可能引起的腹泻、胆道结石和大肠癌发病率增加等不良反应,他们认为,在越来越追求精准医疗的当下,既能排除罹患癌症的风险,又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脏器的功能才是每一个外科医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许教授介绍说,针对可疑癌变者的微创保胆取息肉符合精准医疗。腹腔镜技术创始初衷就是诊断工具,即便今日发展成微创手术,但仍然保留其直视和取标本诊断之功能。微创对人体打击甚少,术中取出息肉立即送快速冰冻切片,再决定是保胆或切胆,既准确又不增添麻烦和治疗经费,可谓"一气呵成"。之后B超随访非常方便,也很准确。
医院引进的德国进口西门子数字化多功能纤维胆道软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安全取石的同时保住胆囊,保护胆囊功能,是目前世界上肝胆外科领域内前沿的技术之一。我院肝胆专家许志方院长介绍,纤维胆道软镜保胆取石术是在清晰可见的视野条件下将胆囊内的结石取净并及时解决手术中的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安全取出患者体内结石。这类新技术完全突破了老式保胆取石的手术难题,不仅结石取净率高,再生率低,而且安全性极高,从而避免了胆囊切除术可能发生的多种术后并发症,充分体现了“微小创伤”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胆囊、维护了胆囊功能。
往期经典回顾
莫国贤我院“微创保胆取石术”特邀顾问深入了解“胆结石”及“微创保胆取石术”这么大这么多的结石,能保胆取出?10岁女童要切胆,济世助人成佳话!超大胆囊藏结石颗,全国罕见!
85岁高龄胆囊结石患者成功保胆取石!
如果功能良好,请放胆囊一条生路!联系我们-诊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9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怎样排出胆结石胆石症早期结石病中
- 下一篇文章: 有胆结石会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