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好,又爱吃甜食可乐,14岁贵阳娃娃得
过去人们印象中成人才患的胆结石,如今瞄上了儿童:医院获悉,该院每月要接诊三四例14岁以下的胆囊结石病人,占到了入院手术病人的4%左右。其中,国庆7天长假,该院就接收了几个患胆结石的儿童。
昨日,医院的病房内见到了14岁的小严,为不影响学习,国庆期间,他刚刚进行了保胆取石手术。小严的妈妈告诉记者,小严不仅查出了胆结石,而且肝功能也不太好,这些毛病都源于小严的肥胖,他身高仅1.6米,体重已有79公斤。
原来,小严从小胃口就好,是个小胖墩。“吃饺子都要吃两大碗,牛肉粉都要双加,我们让他少吃点他还会发脾气,平时可乐、甜食更少不了。”小严的妈妈说,一个月前,儿子半夜肚子痛,经B超检查,医生确诊是胆囊结石。
“医生叮嘱我,现在要少吃肥肉,要减肥,不然还会复发。”小严说。
值班医生表示,入院病人中,儿童胆结石所占比例,现在每月几乎都有三四例,占到了入院病人数的4%左右。
医院了解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胆结石是成人才会得的病,其实并不是这样。
“现在生活好了,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让人们患胆结石的类型也有了转变,由上世纪80年代的感染性胆结石转变成代谢性胆结石,这和爱吃大鱼大肉等生活习惯有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钟必强指出,盲目补钙,喜吃大鱼大肉、糕点甜食、精米细面,精神容易紧张,不爱运动,都会增加儿童患胆结石的风险,医院临床上年龄最小的胆结石病人仅2岁。
钟医生表示,儿童的胆结石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因为多数小儿胆石症属于隐匿性的,有症状也不典型,所以家长时常会忽略。当孩子出现心窝部疼痛,伴有腹胀、厌食、烧心等消化道症状时,常会被家长当成消化不良、胃炎、胃痉挛。医院做一个B超就能确诊。
相关链接从小养成科学生活习惯预防胆结石
钟必强表示,一部分孩子经过饮食干预和保守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结石也能自行消失。只要做到膳食多样、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等,在定期复查肝胆彩超随访中,会发现有些患儿结石会变小甚至消失。
当然,要有效预防结石形成,关键在于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首先,家长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先洗手,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以防寄生虫感染。如果发现有肠道蛔虫,要及时彻底地进行驱虫治疗。同时,倡导孩子多去户外参加小伙伴的活动,放松神经,避免精神压力太大,少宅在家;不过量进食动物性的脂肪和糖类,少吃精制类食品;平时鼓励孩子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和粗粮,注意饮食结构、均衡营养,不需太多补钙。此外,除了规律饮食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和多运动,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而多运动又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孩子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本报记者张梅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样的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的风险上升10
- 下一篇文章: 胃部肿物竟是遗落的胆囊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