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瘦身后胆囊竟长出葡萄大的结石,要摘掉



为了在婚礼上惊艳亮相,25岁的陈小姐半年疯狂“甩”肉20斤,哪知瘦身成功的她在婚礼前夕被突发的胆囊结石“压垮”。家住岳麓区的小陈婚期定在今年3月下旬,因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她半年前开始减肥,本月初成功瘦到90斤。不料婚期临近,她却因“胃疼”倒下,被查出胆囊结石。“去年体检还很正常,怎么突然就长出这么大的结石呢?”今天《医本正经》医院肝胆结石科主任医师胡文军跟你聊聊胆石症这点事.

面对小陈的疑问,医生分析,原本胆汁正常分泌、排泄、消耗的过程,因小陈短期内大幅度改变饮食、作息而变得紊乱,进而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沉淀形成结石。上周,医院,要求保胆取石。医生为其实施了“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成功取出一颗直径3厘米像大葡萄一样的结石。

医生提醒

临床上胆囊结石患者常有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被误作胃病治疗;市民出现此类疑似“胃病”症状,建议做个肝胆彩超筛查。

那么,胆石症发作时有哪些症状?

胆石症急性发作期间:

1、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诱发心绞痛;

2、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

4、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胆石症慢性期:

即发作间歇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症状或为右上腹、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治疗胆石症,切除胆囊需谨慎问题

一直以来,在谈到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时,胆囊切除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与此同时,也不断的有患者在问,“胆囊有了石头,把石头拿出来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切掉整个胆囊?”,那么,只掏石头的“保胆取石术”就真的绝对不行吗?

各有利弊,众说纷纭

传统观点认为,一方面,胆汁由肝脏产生,胆囊作为胆汁的储存器官,其仅具有极其有限的分泌功能,切除胆囊,对人体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另一方面,而且如果仅取出结石,难以保证完全取净不说,胆囊结石的出现往往提示胆汁成分不佳,因此术后结石很容易复发,而结石对胆囊壁反复的摩擦刺激有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甚至胆囊恶变。

但是,保胆取石一方的观点则是,胆囊可以对储存于其中的胆汁进行高度浓缩,并在人体进食高脂饮食时排出及帮助消化,切除胆囊,胆汁的排出便失去了选择性,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胆汁反流等问题。同时,近期的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结肠癌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因此,对于有功能的胆囊,应该尽可能保留。

手术指征,严格筛选

这么看来,保胆取石不是绝对不能做,但是,也不是谁都可以做,保胆取石术是具有严格的筛选标准的。这其中,主要是超声结果提示胆囊大小正常,没有结构异常,胆囊壁光滑、没有增厚,结石在胆囊内可以移动,并且以个数少、体积大为宜,这样才能保证结石可以全部取出。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胆囊在进食油腻饮食后,体积可以缩小为原大小的三分之二或更小,这说明胆囊具有良好的收缩功能,可以保留。而对于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腔消失,胆囊出口处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等情况,一方面手术可能无法取出全部结石,另一方面,这其中一些胆囊已没有了收缩功能,留着不但没用,还存在恶变风险,是保胆取石的禁忌症。

三镜联合,囊中取石

保胆取石,顾名思义,就是在胆囊上切开一小口,取出结石后再缝上的手术。与胆囊切除术相比,手术相对简单,风险更低。

现在,有了WOLF镜+腹腔镜+胆道镜取石方法,不但创伤小恢复快,更可以在直视下观察整个胆囊的情况,大大提升了结石的取净率。

(腹腔镜下看到的胆囊)

规律服药,定期随访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多么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保胆取石术后,还是存在一定的结石复发率的,因此,术后建议服用熊去氧胆酸半年以改善胆汁性状,预防新形成结石。同时术后间断复查超声,密切随访,若发现胆囊结石复发等情况,则不要犹豫,切除胆囊。

因人而异,切莫强求

保胆取石术“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事实上,临床上符合保胆取石手术指征的患者仍是少数群体,胆囊结石该怎么治,应该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决定,一味的追求保留胆囊,有时也可能“适得其反”。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