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检测有陷阱警惕假性高血钾
高钾血症是一种危险的,可致命的电解质紊乱。由于其心脏毒性,严重的高血钾可导致心肌细胞过度兴奋、心律失常和死亡。因此,尽管真正的高钾血症是潜在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需要立即医疗干预。假性高血钾是在临床没有电解质失衡的情况下,体外血清钾水平显著增加的现象,假性高血钾并不反映体内实际的血钾水平。然而,假性高血钾可能误导临床,当被忽视时可导致不恰当的治疗。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假性高血钾能做到早期识别和诊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医师也应意识到假性高钾血症这种情况,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案例:患者男,51岁,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外加T形管胆道引流。术后疼痛缓解,持续T形管引流半个月,病人体重减轻18公斤。年8月初,患者血压下降,实验室测得的血钾为6.7mmol/L,于是患者以高血钾为由收住院。经治医师考虑患者上消化道液丢失,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给予补液,血压逐渐回升到/70mmHg。行血气分析:血钾为2.4mmol/L。诊断明确为肾前性肾功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细胞内低钾。行急诊透析,大剂量静脉补钾,病人方才脱离险境。
解析:临床上引起假性高血钾的原因相当广泛。包括拳头紧握[1]、静脉切开期间或之后的机械局部组织创伤[2]、钾污染(即从EDTA-K2或草酸盐/氟化物管携带)[3]、离心之前的冷冻[4]、离心延迟[5]、运输或储存温度降低[6]、标本溶血和凝血[7]、白细胞增多(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9]、家族性假性高钾血症[10]、反向假性高血钾[11]等。因此,我们应结合患者病史、体检及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来分析化验结果,如存在可疑影响因素,应排除后复查。假性高血钾的出现,增加了测定成本,耽搁患者的治疗,还威胁患者的医疗安全。寻找有效途径改进操作技术,可以避免或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患者上消化道液是酸性液体,含有很多钾离子,上消化道液大量丢失会造成碱中毒和低钾。所以仔细询问病史不难判断出该病人肯定是严重低钾。由于患者血钾低,原本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就会顺着浓度梯度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造成假性高血钾的假象。结合病史及心电图我们不应被检验结果的表象所迷惑。
正如著名专家林巧稚教授所说,“临床医师一定要走到患者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单纯地或仅仅依赖于检验报告做医师是危险的”。著名医学大咖张孝骞教授也曾说过:“事实上,50%以上的病例能够从病史中得到初步诊断和诊断线索,30%的病例单纯通过查体可以得到诊断,而单纯通过化验检查得到诊断的不过20%”。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或仅仅依赖于检验报告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检验及辅助检查的仪器设备本身不一定很稳定、很完善,检验人员的临床知识不一定很充分,对技术的认识和掌握不一定很准确,以及病人当时的状态情况有变,这些都可以造成系统误差,成为我们诊断的陷阱。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
本文作者:张晓宁,医院副主任技师;丁香园论坛检验版荣誉版主
责任编辑:xxll
图片:Shutterstock.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5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拖十几年达州女子胆结石长成鹅蛋大
- 下一篇文章: 干货四容易遗漏的必考知识点泌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