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不用怕,我有一方,



今天来跟大家介绍一个治疗胆病的经方《柴胡桂姜胆草汤》,适用于寒热错杂、胆热胃寒病,常用来治胆病,比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等病,用柴胡桂姜胆草汤治疗,成功率很高。

柴胡桂姜胆草汤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仁、生牡蛎、龙胆草、生甘草组成;对右胁闷胀不适,隐隐作痛,或阵发性加剧,背部恶寒,纳呆食少,大便不实,小便清长;或四肢厥冷,往来寒热,呕恶时作,甚或周身皮肤黄染的情况很适用。

下面来看柴胡桂姜胆草汤的思路,是如何配置精兵良将来帮助人体走出困局的

第一梯队:柴胡和牡蛎

两者结合,一升一降、一散一收,柴胡擅长治疗往来寒热,牡蛎能除骨节营卫之留热,故两药相伍,外感内伤之热皆可用之,两药合用还有疏肝利胆,化痰去癖,理脾消积,退肿止痛之功。既宣阳气之不达,又展阴气之不舒,潜浮阳、镇真阴、疏肝郁、软坚癖,且有双向调节之妙,此乃仲景“柴胡桂姜汤”之制方妙意也。

第二梯队:干姜和桂枝

可振奋胃阳,宣化停饮,又可解散少阳往来之寒。妙用蒌仁易蒌根之意,乃因瓜蒌疏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能擅也,《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均有单用瓜蒌治内黄、面目皆黄和小儿黄疸的记载。

更妙在反佐龙胆草,盖柴胡疏肝,龙胆草泻肝,且除下焦湿热,龙胆草得柴胡清扬之力,合牡蛎潜行之性,可令湿热浊邪外透内泄,上下分消也。植物之胆草,虽不及动物之胆汁,而中含苦味汁浓厚,可涤荡燥火,涵濡阴液,培育生气,但必须适量少用,因多用败胃,少用强胃。不可不知。

总体来说,柴胡桂姜胆草汤的思路也很明了,平调寒热之法以应胆腑喜通降和顺的生理特点,俾寒热平调,升降复位,脾复运化,胃得温煦,此乃仲圣组方用药的阴阳配伍法则也。

来看一则医案:

闫某今年65岁。右胁下胀痛不适,时发时止已四五年了,腹部胀闷或者反复出现上腹部的疼痛、嗳气、胃灼热或者出现右肩胛区的疼痛、心下痞闷,腹部胀痛,食欲不佳,还时不时恶心呕吐酸水,嘴里总是黏腻发苦,心情莫名烦躁,长期便秘或腹泻,舌质红舌苔黄。

证属寒湿内阻、土壅木郁。故给他用“柴胡桂姜胆草汤”原方7剂,加嚼服生吴茱萸,服用3剂的时候痛胀大减,再继续用痛胀除,诸证均平,唯黄疸如前。

给他调整处方续服7剂,黄疸消失再投“慢胆除根散”(邱志济经验方):当归、生白芍、柴胡、郁金、茯苓、白术、吴茱萸、制香附、薄荷、炒栀子、生甘草。嘱守服6个月,B超复查未见异常,随访5年无复发。

按:

肝胆的问题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胆失疏,气病及血,久病入络,痰瘀积于胆腑;或肝气横逆犯土,痰火湿热互阻;或寒湿困脾,土壅木郁,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故治疗当着眼气滞、郁火、痰湿、瘀血诸因。

柴胡桂姜胆草汤效果比较好,适用病症也比较多,因此,也是我经常用到的基础方,方子虽然不错,但是也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辩证来用的。

好了,时间有限,我今天就说这些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1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