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就近就医更方便去年重庆基层医疗诊疗



4月23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通过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紧密型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及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达.56万人次,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6.3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首批61家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启动建设“我以为肚子会挨一刀,结果就只打了3个小洞,术后第二天我就可以下床了。”4月初,54岁的田帮平在江津区珞璜中心卫生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如今她已基本康复。当时,因肚子胀痛了好几天,田帮平来到家附近的珞璜中心卫生院就诊,腹部超声显示其患有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后,外科主任周朝兵根据田帮平的病情,给她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里离家近,医院高,我肯定愿意在这手术噻!”田帮平说。但在以前,珞璜中心卫生院是做不了微创手术的,医院,要么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今年初,该卫生院被纳入首批61家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名单中,在财政资金的补助下,卫生院在外科、骨科、妇产科等科室大力发展微创技术。“如今,不仅是江津珞璜,从九龙坡、大渡口、巴南来的患者也不在少数。”珞璜中心卫生院书记刁鹏说。▲4月23日,江津区珞璜中心卫生院,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检查。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启动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是为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医院服务能力,能辐射周边乡镇,让基层群众看病更方便。”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有关负责人说,经过遴选,首批61家创建单位名单出炉。据了解,由市级财政补助2.5亿元,为了支持次中心建设,从环境改造、科室建设、医疗设备配置、人才队伍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4月23日,江津区珞璜中心卫生院,医生正在为患者做理疗。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目前,全市共61家次中心已经启动建设。以南川为例,该区有水江、大观中心卫生院纳入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名单,在建设过程,南川将加大对这2个乡镇卫生院的投入,确保其业务用房面积均达到平方米左右,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的常见病病种不少于种,为周边18个乡镇、19余万名农村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构建区县域内合理分级诊疗体系紧密型区县域医共体已覆盖所有区县“还好肺上这个阴影只是炎症,这回放心了。”4月22日,秀山溶溪镇中心卫生院,49岁的陈伟在照完CT约半小时后,医院出具的CT报告单。在乡镇卫生院做的CT,医院出具报告?“这得益于紧密型区县域建设。”秀山县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医院为龙头,分别与17家、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2个医共体,由于实行“医通”,借助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患者在溶溪镇中心卫生院拍片后,数据会立即医院,由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的放射医生出具报告,并把结果反馈给卫生院。据了解,年,重庆开始实施医共体建设试点,通过“医通”“人通”“财通”,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人员上下流动无障碍、运行机制有保障,从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构建区县域内合理分级诊疗体系。所谓“医通”,就是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服务同质化。为此,我市以66个基层首诊病种为抓手,制定医共体内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双向转诊标准和规范,提升基层“接得住”的能力;统筹建设区域性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医院诊断、结果互认”,目前区县域影像、心电、检验“三大诊断中心”已实现区县全覆盖。为实现“人通”,我市创新推行“编制备案制”,即编制备案总量内的新进人员享受与原有在编人员在公开招聘、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考核奖惩、收入分配、社保待遇等方面同等待遇。目前,全市共有37家医院开展编制备案管理试点,覆盖所有医共体,新增备案人员总量3.5万余名,医院由于在编人员“不足”导致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人可派”的问题。所谓“财通”,即建立“双资金池”,统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改造、人才培养、专科建设、人员上派下挂等费用。比如,忠县石子乡卫生院就从中受益,建起了平方米的业务大楼,还引进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不再是群众戏谑的“田坎诊所”。目前,医共体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由年的50.72%提高到年的56.32%,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县域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区县医院全覆盖;全市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从年的2.01人增加至年的3.58人。人才如何“招得来”“留得住”下派“县聘乡用”人员名基层医疗机构怎么招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过去,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院长陈世健没少发愁,他说,在该卫生院辐射的服务人群中,有多名肾病患者需要透析,此前卫生院并不具备治疗条件。为解决患者的现实困难,在县里支持下,卫生院开设了血透室。“但具有血透资质和临床经验的医生,却不是单靠投入经费就能聘来的。”陈世健说。多亏了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主治医师何芳被下派到拔山中心卫生院,很快成为了血透室的骨干医生。何为“县聘乡用”?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区县级医疗机构新招聘执业医师类人员,5年内必须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至少一年;无基层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执业医师类人员,在申请副高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一年。重庆还规定,原则上各区县当年“县聘乡用”人员数量不得低于当年招聘执业医师类人员(含总量备案制人员)总数的80%。为了让“县聘乡用”人员愿意下、下得去,我市要求“县聘乡用”人员在基层工作一年期间,原单位只发放基础工资并缴存“五险一金”。区县人社、财政部门将全体“县聘乡用”人员作为一个“虚拟单位”,以不低于区县级医疗机构平均水平的标准,单独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再由区县卫生健康部门依据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给个人。“如此一来,医院出人又出钱、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该负责人说,“县聘乡用”人员的处方权也会调整到基层医疗机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下派两批次“县聘乡用”卫生人才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名,已带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建特色科室个,极大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全市农村地区患者首次就诊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接近80%。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xgyy/1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