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些关于胆囊结石的相关知识

疾病介绍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但临床实际上,单一部位的结石是可能的但并非常见,往往几种部位的结石在同一患者中同时存在,欧美各国的胆石症患者其胆石多发生在胆囊内,仅少数病例(10%~25%)是原发于胆管中。

胆囊位于腹部的右侧,肝脏的下面,其作用为储存和浓缩胆汁。胆汁进胆囊管及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胆囊结石为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

病因及发病机制

1.胆汁成分的改变:胆汁成分主要是胆盐,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一旦有些原因如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改变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分饱和而析出,及沉淀为胆结石。

2.胆汁淤积。

3.胆道感染:是胆结石的重要原因。

4.其它如:肝硬化,糖尿病,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

病理病因

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不可逆因素和可逆因素。

1、不可逆因素:发病年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如果在儿童期发病,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发病性别差异: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女性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发病与基因、家族史:胆囊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明显,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2、可逆因素发病与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发病与肥胖的关系: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发病与饮食因素: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卡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但如果用药时间短,结石可以消失;快速体重丧失(1.5kg/wk),例如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升高的;还有一些特殊疾病,例如甲状旁腺疾病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等等也可以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病。

临床表现

1.胆绞痛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右上腹隐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高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胆结石的治疗

1.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比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疗效确切。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1)结石直径≥3cm;(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3)伴有胆囊息肉1cm;(4)胆囊壁增厚;(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6)儿童胆囊结石;(7)合并糖尿病;(8)有心肺功能障碍;(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2.行胆囊切除时,有下列情况应行胆总管探查术

(1)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证实或高度怀疑胆总管有梗阻,包括有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

(2)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如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或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块,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cm,胆管壁明显增厚,发现胰腺炎或胰头肿物。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

(3)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为避免盲目的胆道探查和不必要的并发症,术中可行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胆总管探查后一般需作T管引流,有一定的并发症。

适应症

1胆囊结石反复发作,有临床症状

2嵌顿在胆囊颈或胆囊管处,可至急性发作

3胆囊炎或胆囊坏疽穿孔

4慢性胆囊炎可使胆囊萎缩,胆囊无功能

5长期炎症刺激可至胆囊癌

6结石充满胆囊,结石已无功能

手术类型

1.开腹胆囊切除术(OC)

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OL

LC

腹腔镜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针对不同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或LC的优缺点、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合作。2、饮食:应嘱病人低脂饮食,防止引起胆囊炎急性发作而影响手术的进行。3、配合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及各项检查,了解有无手术禁忌证。

腹腔镜术后护理

1、体位:LC多采取全麻,故术后返回病房先取平卧位,待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6小时后即可起床活动。(因为每位患者情况不一样,所以具体的下床时间等医护人员通知)

2、饮食:LC对腹腔内脏干扰小,一般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如患者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可适当延迟进食。(因为每位患者情况不一样,所以具体的进食时间等医护人员通知)

3、伤口护理:LC在腹部有4个约lcm大小的切口,术后多用邦迪胶布粘贴保护,如无渗血、渗液不需特别处理。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胆漏、肠穿孔、伤口渗液及腹部体征。注意有无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术后饮食护理

1.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酒。

2.逐渐加强营养。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不要过于追求清淡,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每天应吃些瘦肉、水产品、鱼、豆类食品,如能饮l杯牛奶更好。如不习惯食奶类或鱼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3.适当增加进餐次数。术后3~6月内,每天以4餐为好。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醋能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用,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常饮茶,多吃蔬果也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出院指导

1、回家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活动量从小到大,术后1周内作轻微的运动,两周可以恢复工作,3周内不要提大于5KG的重物,以免增加腹压。

2、出院带药者,应遵医嘱、按量服用。

3、医院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并进行自检,如体温38°C,伤口红肿,有异味,疼痛感,肛门停在排气排便,医院就诊。

4、饮食: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以清淡及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

5、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了解康复过程及切口愈合情况。

6、胆漏:手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咳嗽等。若有腹痛不适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在下面评论或者后台留言,有时间会一一解答哟~

肝外二科

赞赏

长按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