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教授论保胆
莫国贤教授胆囊胆总管结石示意图
二十多年来,微创保胆手术在国内迅速发展,医院到如今医院开展,受益者从上千人发展到数十万人。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预防了胆道损伤,没有括约肌切开导致抗逆返功能缺失或减退,受到医生与患者欢迎。年保胆指南对保胆人群的适应征从3条增加到版相对适应征5条,进一步扩大了手术指征范围。目前胆囊内结石,胆囊壶腹部结石,技术上已解决。下面介绍保胆一次性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案例。
吴xx,男,77岁,30年前行食道癌根治术。数年前发现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近日出现症状,医院,建议先行ERCP十EST,数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患者渴望保留胆囊,找到术者。住院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全麻下手术。手术经过:进腹探查见左上腹广泛黏连,右上腹胆囊增大约18x3cm,有张力,倒挂明显,与左肝,胃十二指肠粘连,哈袋处触及约2cm,质地坚硬结石样肿块,其余未见异常。术中取出胆囊结石两枚,最大约2x1.5cm。于胆总管上段纵形切开胆总管约1.5cm,胆道镜探查见胆总管下端结石一枚,约1.5cm大小,经网栏取出后置入22号T管。置腹腔引流,胆囊底部悬吊。术后恢复顺利临床症状消失。
本文主要讨论选择该方案的理由:1,患者胸腹部已有两个大切口疤痕,美容考虑属次要。2,保留胆囊的愿望强烈。3,学术和专业方面的理由,当前先胃十二指肠镜下取总胆管结石,必要时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数月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简称二次三镜方法)。几乎成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指南。但是按循证医学基本原则,所有指南都应该包括患者意愿并结合医生经验习惯、医院和病人条件。ERCP+EST,经30年应用,推广难,并发症多而严重,约1%的死亡率,患者难接受。4.开腹胆囊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开取石能一次完成,保留胆囊功能,预防胆道损伤,保护Oddis括约肌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精准外科、功能外科,止损外科的集中体现,适合80%医院和医生开展,解决80%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本例是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效果很好。腹腔医院也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此手术。5.当前有二次三镜方法,(即先ERCP+EST,数月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以及小切口保胆+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次完成二种方法。方法不同,观念不同,后者保留了有功能胆囊,增加了胆囊收缩功能,排空能力,既降低了胆囊结石的复发率,也降低了术后总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无严重并发症。6.用小切口胆道镜一次性保胆治疗本病,医疗既安全费用还低,而用二次三镜治疗既费时又费钱,增加患者负担,还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哪个方案更好,看全文就明白,此文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