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视中医馆针灸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针灸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手段的独特之处,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或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耳穴是针灸治法中独特的一种。
耳穴体穴联合中药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根据病机和患者症状的表现,采用耳针,体针和汤药并用的方法辨证施治[5],耳穴为胆胰穴,体穴为期门穴,耳按压:每次治疗仪治疗后将治疗仪配备的小磁珠压在左右耳胰胆、肝、三焦、十二指肠等穴区。同时内服中药:根据辨证论治给予疏肝利胆、通里攻下、软坚散结、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便方剂治疗。
耳穴联合中药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保胆取石术后针对胆囊壁的炎症治疗及尽快恢复胆囊的收缩功能十分重要,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关键措施。中医学采用耳穴按压和中药并用的方法以预防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6]。耳穴按压刺激肝、胆、胆管穴位,能疏肝利胆,增加胆汁的分泌和排空,刺激三焦穴能疏利三焦气机,使胆汁排泄通畅,刺激胃、十二指肠穴位能调整胃肠功能。
中药给予利胆消炎、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积软坚、通腑理气方剂治疗。针药结合具有利胆消炎、通利三焦、健脾益气、消积化瘀之功效。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减轻胆囊壁的炎症,排出胆囊内淤积及有形微粒,从而有效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中医药预防结石复发的方法具有疗效好、可兼顾调理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
单纯体穴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胆囊结石通常是借助胆囊收缩力和胆汁流动。根据传统针灸理论,以经络辨证、远近配穴为原则[7],选取右侧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梁门。由于背俞穴和腹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临床上用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以发挥其协同作用。肝、胆相表里,针刺上述诸穴能疏理肝、胆之气机,利胆消炎止痛。
体外碎石联合针灸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体外电磁波冲击碎石术,因其碎石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胆囊结石的应用中,由于胆囊生理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患者在经过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后,被击碎结石的排出问题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体外电磁波冲击碎石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8]。明显缩短排石时间,改善胁肋部疼痛及消化道症状。在体外碎石后针刺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丘墟、太冲,可控制胆管炎症,增强胆囊收缩功能,扩张胆管,提高胆囊内压力,使胆汁快速排出,推动结石通过胆管,起到内冲洗作用。
胆结石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并且可以针对具体的患者辨证论治,使治疗更具针对性。且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初起阶段可以首先采用排石的手法,以在手术前后使用,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或降低胆结石的复发率等,或几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总之,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胆结石病的防治和治疗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美视中医馆——传承中医药文化
医院·详情
HospitalDetails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8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结石患者追着公交车跑了一个站,究竟为了
- 下一篇文章: 胆结石会变脸,却对这种方式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