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了这些问题,你可以不用太紧张
前几天我们发布了《体检发现了这些问题,你可以不用太紧张之上篇》,反响热烈,小伙伴们纷纷追问,下篇啥时候出~
于是乎,下篇来了。今天我们讲的是息肉和结节!
息肉、结节,体检结果上写着的这些名词,大多数伴随着某些敏感器官,比如直肠、胆囊、肺、甲状腺……这些名词的出现往往让人内心感到一阵焦虑,这些指标是不是往往跟癌症相关?会不会有恶化或者癌变的可能?
息肉
它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大多数息肉都是隐蔽生长的,很难被发现,这些病变多数属良性,但有一部分会有恶变倾向。专家建议只要在体检中发现息肉就应尽可能切除,随后送去病理活检,确诊息肉类型,防止复发。
肠息肉:肠镜检查也可切除息肉
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道多出来的一块肉,只要及时发现将其切除,随后保证定期做肠镜检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有效预防其复发及癌变。
因为肠道息肉有很多种类型,其癌变几率也有不同。第一种是腺瘤性息肉,由基因突变引起,有癌变倾向,此类息肉一般认为如不做处理,3~8年就会癌变。第二种是炎症性息肉,由肠道炎症引起,如肠炎、经常腹泻等都可能出现炎症性息肉,但此类息肉一般被认为没有癌变倾向,随着炎症的好转,息肉也可能逐渐消退。第三种是增生性息肉,其成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其癌变几率较腺瘤性息肉低,较炎症性息肉高。
因此,一般建议,肠镜时只要发现肠息肉就立即切除,随后送去病理活检,确诊息肉类型。
另外,肠息肉容易复发,所以并非切除就完全解除癌变风险,患者还要做好预防工作,病理活检给后续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如果是炎症性息肉,那么无需太过担心,但如果属于腺瘤性或增生性息肉,则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
也许有人会问到,息肉大小与癌变相关性大么?从概率学分析,确实息肉越大,其癌变几率越大,但对于小息肉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些小息肉最小直径只有1~2毫米,在检查时非常容易被漏查,尤其是右半结直肠处的扁平状息肉,漏查后任其发展,其危害比大息肉更高。
胆囊息肉:确诊息肉性质很重要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多发息肉已成临床最常见的息肉类型之一,此类息肉为胆囊内胆固醇沉着而非真性息肉,目前也尚无恶变报道,大多数患者可长期观察而不需手术。
但由于少数胆囊息肉可能是早期胆囊癌或是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发现胆囊息肉后一定要重视。患者可进行进一步检查,做下常规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声学血管造影检查,内镜超声检查或CT增强扫描,以确定胆囊息肉是肿瘤性息肉还是非肿瘤性息肉。
对于胆囊息肉,如果患者已有明显不适,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宜行手术治疗,通常可采用微创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术。
此外,非肿瘤性胆囊息肉也存在一定癌变风险,所以如具有以下恶变危险因素,也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即患者年龄超过50岁;息肉直径≥1厘米;息肉逐渐增大;单发病变;合并胆囊结石。而对于无明显症状、无危险因素胆囊息肉患者,不建议手术,应每6个月B超复查1次,追踪病情变化。
结节
结节在近年来的体检里检出几率越来越高,到底结节是什么?
其实,结节只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通常在影像检查中(如CT或胸片)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当直径小于1厘米时常被描述为“小结节”,而直径小于0.5厘米时就被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随着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尤其是近年来多排螺旋CT的出现,分辨率和薄层成像的能力大大提高。小结节或微小结节发现得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肺部结节:并非都是癌
肺部结节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一般来说,年龄大的、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做检查容易发现肺部结节。形成肺部结节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炎症性的肺部感染,如肺结核、肺真菌病等,还有良性肿瘤如错构瘤软骨瘤,及肺部恶性肿瘤或肺的转移瘤(由全身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肺部)等。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肺部结节都直接指向肺癌。
以前体检一般都只做胸片,由于辨别率低,小于1厘米的肺部结节漏诊率高达80%。随着经济和技术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在体检时加检低剂量螺旋CT,能够辨别出越来越多的小结节或微小结节,这也是现在结节被大量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发现肺部结节也不需要过于恐慌,因为其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最后被证实是肺癌,大部分人都是炎症性的和良性的肿瘤。一旦发现肺部结节要找专业医生进行鉴别判断。
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一般建议仅做随访观察,3个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检查,观察结节的生长速度。如结节没有变化、没有异常增大,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有的甚至会随着时间变化慢慢消失。
对于1厘米以上的大结节,则建议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特别是肺癌高危人群需更加慎重,定期进行复查。
甲状腺结节:99%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甲状腺结节在中年女性群体中较常见,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不足1%,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
甲状腺结节高发的原因与现在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以前做甲状腺检查时,多采取外科触诊的方式,现在B超普及了,可以检测出比较小的、位置比较隐蔽的甲状腺结节。
有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这其实有很精确的界定。如结节影响甲状腺功能,或伴随有炎症,通常需要治疗。甲状腺结节治疗的依据不仅只看结节的大小、多少,还要看“样貌”。如结节的边缘清晰、圆滑,没有钙化迹象,一般可继续观察发展;而结节轮廓毛糙、不光滑,且摸上去明显有硬度的就需警惕了。大部分良性甲状腺结节不需治疗,6~12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警惕:
1、单个结节比多个危险;
2、单个结节硬、固定、不痛;
3、长得快;
4、超声提示结节有微小钙化点;
5、超声提示为低回声结节且边界不清,低回声结节比中、高回声结节恶性可能性大;
6、实性结节比囊性或囊实性结节危险大;
7、邻近的颈淋巴结有肿大;
8、引起压迫症状或出现声音嘶哑。
广安体检中心简介
医院体检中心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寻找健康隐患,创造美好生活!”的服务宗旨。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内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B超室、电测听室、肺功能室等专业检查科室,并使用健康体检软件信息化管理系统。体检工作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二十余人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可为体检者提供准确详细的体检结果和专业的体检评估及健康指导。中心现已开展招工体检、单位健康体检、个人健康体检以及职业健康体检、城乡居民体检等,竭诚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专业化的健康体检服务。
坐诊专家简介
健康、
沈杰风湿科(9月16日坐诊)医院关节内科(类风关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上海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在国家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特别是对蛇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有深入的研究。师从全国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陈湘君教授。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从事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工作,对幼年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反应性关节炎等少见关节疾病也有丰富诊治经验。蒋垚
关节科(9月16日坐诊)
现任上海交通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博导。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骨科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运动创伤医学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人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3部骨科专著。
主持研究“自体髌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从事骨科、关节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先后在日本横滨市医院骨科,美国匹兹堡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关节外科和关节镜技术。
濮哲铭整形美容科(9月16日坐诊)现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整形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在整复外科领域内,主要从事医学美容及疤痕整形;在医学美容方面,擅长各种面部美容。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等学术刊物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曾参加第3届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大会及其他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及手术示教。医院
急救咨询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浦西开发区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7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招飞新规,你准备好了吗
- 下一篇文章: 6种人易得胆结石,里面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