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胆囊息肉,饮食规律按时吃饭
日前,演员张一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后不打算参加真人秀,因为常年拍戏的他已有胆囊息肉。无独有偶,全国游泳冠军赛结束后,独揽5枚金牌的孙杨在接受访时也表示,自己一直有胆囊息肉,且快1厘米大了。这胆囊息肉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那么多人中招?专家告诉记者,其病因与饮食不规律关系密切。
大多患者前期无症状
医院普外科主任刘文生介绍,胆囊息肉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以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其病因主要跟饮食不规律、嗜酒、偏食辛辣油腻及不爱运动等因素有关。
据了解,该病的发生还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囊息肉患者大多之前没有任何症状,很多都是在体检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的。”刘文生介绍,出现症状时,可有右胁隐痛,牵及右肩背,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欲呕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
体检发现需定期复查
发现有胆囊息肉,怎么办?该院超声科主任孟凡荣告诉记者,需定期复查,主要有以下方法:
B超:这种检查方法的特点是灵活、准确、无创伤、性价比高,为众多患者所接受,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
三维超声成像:这种检查方法可使胆囊具有空间方位的立体感,透声性好,有直视胆囊剖面的效果,可弥补二维显像某些不足。不仅可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更可分清息肉和胆囊壁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胆囊息肉与胆囊腺瘤或癌肿的鉴别。
内镜超声:这种检查方法可排除肠气干扰或胆汁黏稠度等影响,能有助于筛选出应予切除的肿瘤性病变。
如有绞痛,要及时手术
孟凡荣提醒,对无症状胆囊内的小息肉可以继续观察,定期每3~5个月做一次B超检查。如果发现变化,要按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胆囊息肉患者如果有绞痛症状,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最好及时手术;如果患者无绞痛症状,但是胆囊息肉长到1厘米以上,也建议做微创手术切除,因为少数胆囊息肉患者存在癌变的潜在风险。”刘文生说。
据了解,胆囊息肉的手术主要是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两种,在中医药的支持下,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采用保胆取石的手术。
怎么预防?饮食要规律!
刘文生介绍,预防胆囊结石必须饮食要规律、早餐要按时吃,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按时吃。
此外,注意不要多饮酒。长期过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风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7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好消息来了
- 下一篇文章: 招飞新规,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