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不重视小心拖出胆囊癌



胆囊虽小,不容小觑

陈阿姨虽然多年前就体检查出胆囊里有结石,但一直精神状况良好,而且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自己和家里人都没有在意,只是每年定期体检。而最近的一次体检结果把陈阿姨和家人吓坏了,超声提示胆囊内不仅有结石,还有一个2cm左右的占位,陈阿姨和家人急忙来医院介入科看门诊,做了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胆囊癌可能性大!

介入科肖文毅主任告诉陈阿姨,这个胆囊内的肿瘤很可能是胆囊结石长期的刺激胆囊组织所引起的,陈阿姨和家人非常伤心,后悔不已,再也不敢有一丝耽误,急忙办理了住院手续,在多位专家会诊之后,进行了微创介入治疗。

胆囊癌已来势汹汹

像陈阿姨这样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医院介入科每年都会收治很多胆囊癌的患者,而这样的患者多数合并多年的胆囊结石病史。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饮食方式趋近欧美国家,胆囊结石成为目前一种常见病,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以为打打针吃吃药就能好,只有在炎症越来越重、腹痛难以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才选择手术治疗或者微创介入治疗。

胆囊癌应预防警惕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由于与肝脏的紧密毗邻关系,很容易发生扩散;然而胆囊早期癌变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影像学上也不容易与慢性炎症、胆囊腺瘤等相区别,早期诊断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虽然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胆囊癌的诊断、治疗手段并没有太大突破,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5%-10%。对于普通人来说,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改变饮食结构、合理调控生活节奏,减少胆囊癌的发生显得非常重要。

预防胆囊癌的有效手段

专业规范检查

1.B超声检查

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是首选检查方法。内镜超声用高频率探头仅隔着胃或十二指肠壁对胆囊进行扫描明显提高胆囊癌的检出率,能进一步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肿瘤浸润的程度。

2.CT扫描

CT扫描对胆囊癌的影像改变可分三种类型:

(1)壁厚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

(2)结节型乳头状结节从胆囊壁突入胆囊腔存在;

(3)实变型因胆囊壁被肿瘤广泛浸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形成实质性肿块。如果肿瘤侵犯肝脏或肝门胰头淋巴结转移,多能在CT影像下显示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胆囊肿块和壁内测到异常的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胆囊原发性恶性肿瘤区别于胆囊转移癌或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

4.ERCP

ERCP对于能够显示出胆囊的胆囊癌诊断率可达73%~90%。但ERCP检查有半数以上不能显示胆囊。

胆囊切除病人毋须担心

一旦发现胆囊结石,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胆囊切除是最有效的预防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变的措施。那么,何种情况下需要做胆囊切除呢?一般来说,经常有胆囊炎发作、结石大于2.5厘米、胆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则增厚以及胆囊充满结石这4种患者都要尽早手术切除胆囊。在无急性炎症时的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比较容易完成的手术,而且大部分可以用腹腔镜技术来完成手术,痛苦小,恢复快。术后还可以用镇痛泵来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

其实,胆囊结石如不及时治疗,除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更可怕的是还有引发癌变的可能;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胆囊结石,而且近年来我国胆囊结石、胆囊癌发病率均持续上升。

很多人会担心,胆囊切除以后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切除病变的胆囊,生活质量只会更好,不会变差。反复腹疼的人不再疼了,以前不敢吃的鸡蛋可以吃了,大部分人可以和从前一样正常吃饭,只是不能暴饮暴食;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腹胀,吃油腻的东西会拉肚子。但大多数人会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逐渐恢复正常。因为在胆囊切除之后,胆管和胆道动力会逐渐做出调整,给我们的身体起到了一定的代偿作用。因此完全不必担心胆囊切除会影响生活质量。

欢迎您发送需要获取资讯的关键词。例:优惠、肝癌、肿瘤、放射性粒子治疗多少钱、检查结果分析。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

赞赏

长按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