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出现时,身体会出现以下这些信号,看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胆囊炎有哪些情况,当它出现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胆囊炎有急性跟慢性的区别,急性胆囊炎会出现上腹部绞痛和右上腹持续性的疼痛,有时还伴有发热,寒颤。另外,胆囊炎容易反复发作,特别是我们吃了脂肪含量非常高的食物,或者吃得过饱,劳累,受凉之后,都容易诱发炎症的发作,特别是吃一些油炸食品,也会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对于慢性胆囊炎来说,起病比较缓慢,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或者是心窝部位的饱胀感,或者是疼痛,严重的可能会引起一些胆绞痛,这个疼痛,有可能放射到右肩背部,如果继发有感染的话,还会有寒颤,高热。

慢性胆囊炎发展过程中,诸如气滞、湿热、血瘀或是虚损等病理机制往往不同程度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调治。

第一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拒按,兼见发热、口苦咽干、口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见皮肤,巩膜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按照中医肝胆湿热的辨证分型,相当于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因此在治疗上,采用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的方法,以大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

第二是阴虚气郁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隐隐作痛,或有灼热感,上腹胀满,劳累后加重,口燥咽干,急躁易怒,心胸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是阴虚内热和肝胆郁滞,相当于病程较久的慢性胆囊炎,因此在治疗上,采用滋阴清热,疏肝利胆的方法,采用经典方剂一贯煎加减治疗。

中医认为,胆囊炎属胆胀、胁痛等病症的范畴,主要由于长期喜食肥甘厚腻,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致脾胃失运,湿热内生,湿浊内停,或长期忧思恼怒,情志郁闷导致气机壅塞,升降失常,肝胆疏泄失职,胆汁流通不畅,久郁蕴热而发病。因此中医在治疗胆囊炎时,采用的是辨证论治、分型分治的方法,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同时要注意情志调畅、避免过于油腻食物。

如果你也有关于胆结石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把报告单发给我,我来为你辩证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wh/1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