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息肉,要不要去治疗呀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很多人都听说过结节、息肉一类的东西吧?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治。
医院医生总是说得很严重,医院医生又不会很耐心的为你们解答。
接下来,亮健告诉大家,哪些是需要治,哪些不需要!
结节:我的家族大部分是良性
1、肺结节
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做检查易发现肺部结节。即使发现肺部结节也不必恐慌,此时必须找专业医生鉴别判断: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仅做随访观察,3个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检查。
根据最新的国际上对于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指南建议:
?大于6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和6~8毫米的实性结节,6~12个月随访如变化不明显,后续的随访间隔为18~24个月。
?对于8毫米以上的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增高,需要3个月随访,并考虑PET-CT检查或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2、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中95%的结节都是良性,因此不必太过焦虑。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对身体并无影响。
对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日常只要正常饮食,定期检查,就没有问题。
但下面这两种情况还需注意:
一是身上的结节,如在短期内大小、形状、颜色有较大的变化,或突然破溃等。
二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比如有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直肠息肉转变成癌的可能性较大,乳腺病变也是如此,均应定期检查。
息肉:我的家族有部分会恶化
1、胆囊息肉
胆固醇性息肉:基本没啥事
65%以上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暴饮暴食导致胆汁里胆固醇增多,和胆结石是亲兄弟,一发现就是好几个,目前还没有发现它癌变的报道。
医生一般认为直径<1厘米、多发的、无症状不闹腾的胆囊息肉可以暂不处理,3~6个月做一次B超严密观察就可以了。
“真性息肉”:要当心
“真性息肉”主要有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这几种:
炎性息肉几乎不癌变;
腺肌增生症、腺瘤样增生,有3%~6%的几率癌变;
胆囊腺瘤的癌变率最高,虽然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癌变率在30%左右!
当发现单发、直径1厘米、胆囊壁增厚4毫米、息肉增大较快(6个月增大3毫米)、B超发现息肉中有血管,以及伴有胆结石、反复出现腹痛等情况,一定要考虑手术了!
胆囊息肉可以通过三点预防:一是禁酒,减少酒精对肝功能的损伤;二是早餐要适当进食植物油脂,规律饮食,促进胆汁及时排空;三是低胆固醇饮食。
2、结直肠息肉
部分肠息肉易癌变,应该及时治疗。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若不经过治疗,在50岁前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大。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肠息肉,不可等闲视之,要弄清肠息肉的性质,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及时通过手术切除。
大肠的健康与饮食也是息息相关,因此,预防此类肠道疾病,应当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主食中,应适当增加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还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另:秋季容易上火干燥,需要清清火,今日起3天,购物满99元即送清火栀麦片1盒,限药师处下单。
致亮健可爱的家人们
大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wh/11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秘方中医,以泄为补田原对话民间中医董有
- 下一篇文章: 肝胆问题的病人饮食有讲究,平时胆囊息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