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问6答带你解密胆囊息肉访山东大学齐



本刊记者 赵国妮

专家简介

李涛医学博士,外科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手术学组副组长。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科研经费余万元,获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SCI杂志发表文章32篇,累积影响因子分。

长期从事普外肝胆、胰腺、脾脏、胃肠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的外科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的根治手术及综合治疗,以及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也越来越常态化,而体检单上的一些专业名词却让不懂内情的大众惶恐不安,比如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看到“病变”字样,就下意识地把它与“癌变”直接关联起来。那它们之间有关联吗?患了胆囊息肉后是不是必须“一刀切”?胆囊切除后会不会有很多的不良反应?带着读者的这一系列疑问,记者采访了医院肝胆外科的李涛教授。

接受记者采访前,李涛教授刚从手术台上下来,他穿着手术服,边摘口罩边跟记者打招呼,带着满脸的微笑和歉意。落座之后,李涛教授跟记者解释说,之所以接受采访,是因为门诊上确实有太多的患者对胆囊息肉有着错误的认知和片面的了解,希望通过科普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真正熟知这个疾病,同时也希望那些患有此病的患者能够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李涛教授的谦和与修养,让记者肃然起敬,这时候,记者已然忘记了他的各种身份: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只看到他那份执着医学、关爱患者的医者之心。

随后,李教授对记者的各种疑问给出了详实的解答和辨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代表癌变Q

在检查报告中频频出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癌变的意思吗?

A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医学形态学描述,泛指胆囊壁向囊腔内突起的病变,其形态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前说胆囊息肉,大家都会认为是良性的,在认识上有所偏颇,而胆囊息肉样病变则是胆囊息肉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说法,病变会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分,所以病变并不代表癌变。

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和腺瘤性息肉等类型,其中,胆固醇息肉是胆囊黏膜表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黏膜的增生,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这两种为良性病变,并不会发生恶变。胆囊腺肌样增生是胆囊壁腺体和肌层的增生性病变。胆囊腺瘤性息肉是胆囊黏膜上皮的乳头状增生或结节状幽门腺增生,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种病变需要小心应对,因为有恶变的可能。

检查并不能为息肉定性Q

检查出胆囊息肉后,如何来确定是否有恶变可能?通过检查能够定性吗?

A

目前的检查只能发现胆囊息肉,但并不能确定具体是哪种。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临床上有一个既定的标准,一般会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