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结石心脏病,不吃早饭危害多大



美好的一天,从一顿健康的早餐开始。你知道要怎么吃早餐吗?

晚上熬夜,早上起不来,自己做早餐已经成了“千年等一回”的奇观。

到楼下买一个手抓饼,迎着汽车尾气和城市的风,边走边吃,已经成为很多白领的早餐现状。

大城市的公交和地铁上永远不缺“回味无穷”的包子香,闻着味道就吃饱了。

有些人根本不吃早餐,专业扛饿一百年,凭借着毅力也能撑到午饭。

据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早餐营养不充足的比例在80%以上,不吃早餐,随意吃早餐的情况司空见惯。

在不吃早餐的人中,有超过一半是因为没时间吃早餐,另外有超过四分之一是因为没有食欲而放弃了早餐。

不吃早饭反而增肥

许多人的节食减肥,就是从不吃早餐开始的v-v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吃早餐,会饿啊!

顶着没力气的状态勉强工作,饿到中午两眼发慌时,稍不注意午餐又多吃了两碗。

另一种现象在白领一族里也相当普遍。

为了多睡几分钟,白领们常略过早餐这一步骤,紧接着到了办公室互相分享甜点。

“没吃早餐吧?吃点巧克力垫垫肚子。”

办公室常备各种小零食,这样变相的“早餐”,不仅失去了早餐的意义,对身体也可能造成损害。

火腿+吐司+酸奶+鸡蛋+水果,种类非常丰富。好身材和丰盛早餐并不冲突。

据能量平衡理论解释,能量长期摄入过多或消耗较少会导致体脂堆积,从而引发肥胖。

一块巧克力的热量高达卡,而一碗g小米粥的热量,仅仅大卡。

一上午坐在椅子上工作,热量难以消耗,自然就增加了肥胖的危险性。

与之相对的,进食含有充足蛋白质的早餐,能够降低人的食欲,平衡一天内的能量摄入,帮助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从而更好地避免肥胖。

变老变丑可能找上门来

波兰美容专家曾在研究中指出,不吃早餐对女性容貌的影响,和酗酒、吸烟等恶习的相似。

从夜晚到一整个上午,腹中一直处于空荡荡的状态,人体只好动用储存的糖原和蛋白质提供能量。这样的消耗方式,会引得贫血、营养不良等病症出现。

长此以往,皮肤干燥、蜡黄、起斑等便成为机体抗议的信号。

德国埃朗根大学在对名男女长期跟踪调查后发现,40%的男女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而他们比其余60%的人的寿命平均减少了2.5岁。

当然,变丑和折寿不能与“不吃早饭”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每一个疾病都是各种不良习惯和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一想着要冒着自己变丑、折寿的风险去证明“早饭无用论”,岂不是自讨没趣。

不吃早餐可能引起胃病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胃病在人群中达到80%的发病率。其中,中国的胃病患者达到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有10%,慢性胃炎发病率则高达三成。

截止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达60%。而幽门螺杆菌,会将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提升2-3倍。

在三餐中,早餐与上一餐距离的时间最长,如果早餐不及时进食,胃酸分泌刺激胃粘膜,使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胃肠。

不吃早饭还会导致其他慢性病

不少人都知道,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

目前我国人群中胆结石的发病率可达7%-10%,其中以胆固醇性胆结石为主。

不吃早餐这样不良饮食习惯所带来的胆结石,几乎都是胆固醇性胆结石。

医院消化内科对于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有了医院,几乎都会被问一句“早上是不是经常不吃早餐?”

过长的空腹时间,会导致胆囊中胆汁排出延缓,分泌减少。而胆汁在胆囊中浓缩的过程中,胆汁内的胆固醇析出沉积形成胆囊结石。

表面上看,也许在短期内不吃早饭并不会造成身体的不适,但久而久之,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慢性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乘虚而入。

不要等到老了才悔恨当初的饮食习惯。

早餐作为大脑开启一天活动的能量源泉,如果忽视掉,便开始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人体为了获取动力,就不得不动用甲状腺等腺体来燃烧组织,提供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体质酸性程度不断增加,也就成为慢性病的导火索。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期刊《Circulation》上发布过一项研究结果:与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患心脏病、冠心病的风险高出27%。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年时,全球成年人中的血压升高(定义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流行率约为22%。

人们早起时,血压达到全天的第一个高峰,血糖则因为一夜的消耗到达较低值。

在起床一段时间过后,进食一些营养均衡的早餐,能够减轻肠胃负担,从而对心血管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

别拿自己的好运气,当作“试病石”。

焦虑情绪也与早饭有关?

试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吃早餐,一般到了十点左右,人就会有较严重的饥饿感,觉得没力气。

“不如想想中午吃什么吧”“好饿啊”的想法一直在脑子里转悠,没心思学习,注意力也容易涣散。疲劳状态之下,无效率也就见怪不怪了。

本该元气满满的一上午,因为“饥饿感”打了折扣,可就得不偿失了。

认知科学家Widenhorn等提出,在12~20岁的中学生中,进食早餐通过降低饥饿感,可以改善学生的心情,进而提高认知能力。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检测结果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结论:学生参加补习班、家庭教育背景、收入等的优势,还不如每天吃早餐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当吃早餐人数增加10%后,四、八年级学生的亲子关系指数也分别提升了6.16%与5.98%。

一顿小小的早餐,不仅省了补习班的钱,还改善了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年,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曾对全国10个省市的大学生做过一个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仅有65%的大学生能做到规律吃早餐。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重调查报告》也显示,随着时间推移,不吃早饭的年轻人比例,越来越高。

而吃早餐,其实也是稳定情绪,降低焦虑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个女孩子,都借早餐时间打开了新的人生。

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在分析营养和大脑的关系时提出,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进入人体血液后,会快速影响脑细胞和脑功能,进而产生情绪变化。

为了用良好的情绪开启一天的生活,我们也该好好吃早餐。

早餐应该怎么吃?

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西方也有俗语:早餐吃得像国王,中午吃得像富翁,晚上吃得像乞丐。

如之前所说的,不吃早餐是肥胖、慢性疾病或焦虑情绪的一个诱因;而用垃圾食品、甜食等顶着早餐的名头“随便吃”,或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般的进食方式,也不利于健康。

1.均衡营养、种类丰富

营养学界将早餐食物分为四类,一顿早餐若能全部囊括,则不失为营养丰富又健康。

这四类分别是谷类、肉蛋类/豆制品、乳及乳制品和水果蔬菜类。

如果仅仅包含了两类及以下,则属于质量不良。

谷物提供最主要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肉蛋奶类,则提供优质的高蛋白;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也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重要一环。

2.不要边走边吃

许多上班族为了节省时间,喜欢边走边吃。看似提高了效率,实则不利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走路时血液供应会从肠胃等消化系统转移到肌肉,不能使食物很好地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

且路边摊的卫生问题难以保证,用餐环境也比较差。

3.减少高热量早餐

油条+豆浆是很多人早餐的标配,可是高温油炸的食品,营养成分被破坏,不易消化,且热量和脂肪含量较高。长期食用这类早餐,身体容易积蓄过量脂肪。

同样蛋糕、汉堡等作为早餐,也容易导致体脂率过高。

可以适当地采用全麦面包、果蔬汁、鸡蛋等食物作为早餐,营养均衡且热量较低。

如同“蝴蝶效应”一般,你不知道今日的哪一个坏习惯,会在将来一发不可收拾。

就算你坚信自己有一个铁打的胃,也不要用每天的早餐来考验它。

美好的一天,从一顿健康的早餐开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疗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