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科普nbsp胆囊息肉都需
患者拿到B超报告单会产生这些疑问:我的胆囊息肉会不会癌变?需不需要手术治疗呢?其实,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胆囊息肉。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黏膜长出各种隆起物的总称,可分为良性、恶性两大类。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而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
发现与诊断胆囊息肉,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胆囊造影术等。区分胆囊息肉良、恶性是诊断的关键,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病理诊断固然是金标准,但往往是手术后才能得出,手术前需要参考临床、B超资料作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B超根据影像特征认为息肉是炎症性、胆固醇性、多发性的,良性可能大;单发、直径大于1cm、年龄在50岁以上、随访过程中息肉逐渐增大、B超影像有腺瘤特征以及伴有胆结石的息肉等,恶变可能性大,且阳性项越多,恶性几率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初步诊断为良性息肉的,也不是一劳永逸,应该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其大小与影像特征的变化。
哪些胆囊息肉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1)胆固醇息肉:大多数人无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患者在平时应每3~6个月予以B超随访,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如胆囊功能良好,可行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直径往往10mm(82%),并以多发性为主(75%),外观呈桑椹状,蒂细如线,质脆易落,很容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2)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样增生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胆囊炎症,且多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实应及时手术切除同时做病理切片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白癜风能根治么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小常识为什么会得结石
- 下一篇文章: 胆结石得临床表现及电疗调理手法经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