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胆结石没症状就无需治疗专家引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患上胆结石的人越来越多。“胆结石只要不疼就不用管它”,不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与胆结石“和平共处”。那么胆结石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手术了吗?未必!专家表示,长期患有胆结石,虽没有症状,但只是暂时的,一旦引起并发症甚至癌变,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月复发四次胆结石

96岁老人切除胆囊捡回一命

南京市民徐老今年96岁高龄,患有胆结石几十年。以前虽偶尔发作,但因不严重就没太重视。没曾想最近他饱受胆结石发作的困扰,虽然被迫素食,最近一个月仍复发了四次,最严重的一次引发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差点进了鬼门关。两周前再次出现剧烈腹痛,徐老在家人陪医院就诊时,发现已经有胆囊结石掉到胆总管里,引起胆管梗阻、发炎,出现明显黄疸、转氨酶升高,情况危重,即在该院内镜中心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ERCP),先取出胆管结石。病情稳定后,因担心以后再出现类似危重情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对生命也随时有威胁。于是老人和家人又找到了普外科,强烈要求医生帮助切除胆囊,彻底解决顾虑。

考虑到老人高龄,身体状况差,从小落下病根使得每日痰多,心脏也不好,有过两次腹部手术史。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接诊的普外科施裕新主任医师、张士虎副主任医师和他们的团队做了详细地评估和充分地术前准备。考虑到老人心脏不好,术中可能有停跳的风险,在术前为老人安装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尽管老人曾因胃溃疡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上腹部粘连严重,给腹腔镜手术带来困难,专家仍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选择在脐切1厘米小口,开放建立气腹,成功避开粘连部分,迅速在腹腔镜下完成微创胆囊切除,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巨大打击。目前老人恢复良好。

没有症状胆结石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这位老人是幸运的,成功切除了胆囊,但对于超高龄患者,没有特殊情况我们一般不鼓励切除胆囊,毕竟手术风险大于受益。”张士虎表示,长期患有胆结石的,建议尽早手术,不要拖到高龄再考虑手术。

“有些患者就没有老人这么幸运了。”他告诉记者,去年有两位高龄的老太太,都是患有胆结石二三十年。平时也无不适,一直不重视,直到出现疼痛不适就诊时,才发现已经发展为胆囊癌,失去了手术机会,令人十分惋惜。

长期患有胆结石,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危害也不容小觑。张士虎介绍说,因为胆结石除会引起胆囊发炎,还可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胆肠内瘘(结石进入肠管后还可以引起肠梗阻)、胆囊胆管内瘘等并发症。同时胆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期反复摩擦,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据统计有5%患者最终罹患胆囊癌。可见胆结石还需引起充分的重视。

患了胆结石,究竟要不要切除胆囊

张士虎表示,只要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考虑手术。一种是胆结石伴有症状,只要有任何上腹部的不适,包括消化不良,都建议手术。第二种情况是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但没有任何症状,这时如果具有下列情况:1、胆囊萎缩;2、胆囊充满结石;3、B超提示瓷化胆囊或胆囊壁增厚;4、患有结石超过10年;5、单个结石大于3公分;6、多发小结石;7、合并胆囊息肉或胆囊腺肌症;8、年龄大于60岁;9合并多年糖尿病史。即使没有症状,只要符合上述9条中的任意一条,就要考虑手术。

胆囊切除后有哪些风险

担心一:胆囊切除后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

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称,胆囊切除后,胆汁在空腹时直接排入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盐,长期以往有可能提高患大肠癌的风险。但对这种观点学术界有争议,目前没有确切的依据证明胆囊癌切除后会导致大肠癌。有临床研究显示,胆囊切除并没有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担心二:胆囊切除会导致腹泻?

胆囊切除术后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这和胆囊功能有关。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在进食,尤其是服用脂肪类食物后释放胆汁协助脂肪消化吸收。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结构没有了,进食的部分脂肪类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直接到达下消化道,引起腹泻。对此,张士虎建议患者,避免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尽量选择低脂肪饮食,不要一顿摄入大量脂类食物,食谱多样化。一般经过半年左右的适应代偿,腹泻有明显改善、消失。

另外,有些切除胆囊的患者,本身因为术前充满结石或者胆囊萎缩等情况,胆囊已经丧失功能,出现腹泻的几率比较低。

医院孙茜

赞赏

长按







































二甲基亚砜沸点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