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别被假胃病骗了
节目预告
“我这胃啊,动不动就痛,到医院查查还没啥事。”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现在专家要告诉你,别再上胃痛的当了。
今天跟您讲讲胆结石怎么整?
不良生活习惯诱发胆结石
年龄不到20岁的小邱是一个“老胃病”患者,断断续续的胃痛持续两年多时间了,医院就诊,都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可服药后一直没好利索。前不久,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她筛查一下胆结石。检查中,医生发现其胆管、肝管内有结石梗阻,而在通过手术取出结石后,小邱胃痛的症状彻底消失了。
小邱的胃痛是典型的“假胃病”,年轻人千万马虎不得,其病症不容小觑。
人体内脏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往往定位不准确,有的时候觉得是胃痛,可实际上不是胃部本身疾病所致。小邱虽然有一点胃炎,但是她这么多年来的胃痛很可能是胆结石所致,只不过她年龄小,许多医生没有考虑到胆结石的问题。毕竟,胆结石是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的疾病。但实际上,因为胆结石导致的胃痛,近些年在年轻人中也十分常见。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患上胆结石呢?眼下,像小邱这样的年轻胆结石患者越来越多,这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不少年轻人都爱睡懒觉没时间吃早饭,而不吃早饭不仅使胆汁浓度增加,还无法刺激胆囊排空胆汁,这就为形成结石创造了条件。而到了晚上,一些年轻人又开始大吃大喝,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像烤肉、串烧等等,使得体内胆固醇偏高,造成体质肥胖,这又再次促进了胆结石的形成。”
服胃药没有明显效果应查查胆结石
66岁的高女士多年胃部不适、隐痛,伴有腰背部酸痛不适,没有明确规律,劳累、饱餐后症状明显,自认为是胃病,进行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浅表性胃炎,长期口服各种胃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医院就诊超声检查,见胆囊增大,胆囊颈处有0.6厘米结石一块,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即消失。
专家提醒,经常胃痛但服药后没有明显效果的人,应该查查胆结石问题了。一般来说,通过微创手术的办法取出结石,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为什么胆囊结石会被许多人误认为胃病呢?
因为腹腔内脏器的神经支配是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定位是不准确的,胸腹腔内脏产生病变后常见有上腹部隐痛不适,如心脏疾患、肝胆疾病、肠道疾患等,最熟知的阑尾炎就是首先是胃痛,而后是右下腹疼痛,称之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我们所知道的上腹部主要器官为胃脏,所以大多数人会误认为胃部出现疾患。
胆囊结石引起右肩背疼痛,医学称之为牵涉痛,是胆囊区域右侧膈神经与肩胛颈神经皮支传入的结段相同而致,往往被认为肩周疾病而行理疗、针灸等治疗,这是误区。
胆囊稍大结石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产生疼痛的一般为较小的结石或泥沙样结石,疼痛多发生在进食后或运动后,尤其是进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时,因胆囊收缩、体位改变而导致结石胆囊内移位到胆囊管附近,刺激胆囊管收缩产生疼痛,有的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感觉为胃痛),可伴有右肩背部疼痛、不适,还有的恶心、呕吐,严重时伴有发热。
无症状结石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下列情况应高度重视:结石大于3厘米合并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胆囊壁明显增厚的、胆囊壁有钙化的、儿童胆囊结石、有糖尿病及心肺功能障碍及胆囊结石10年以上的均应考虑手术。手术治疗可选择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或保胆取石术。
胆囊切除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胆囊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切除后,胆囊功能丧失,部分病人会长期受消化、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困扰。因此,胆囊切除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均需要胆囊切除,那种切除后一了百了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非结石性胆囊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只有症状严重有化脓、坏疽、穿孔可能时行胆囊切除手术。存在胆囊结石的朋友应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及胆囊形态变化,及时就诊及治疗,避免胆囊结石造成后续的并发症。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6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
- 下一篇文章: 原创收藏了多年的石头,真相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