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胆囊,会有啥后遗症吗这3种的确存在,
胆囊并非存储胆量,而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它里面存储着可消化脂肪的胆汁。一旦进食油脂,胆囊会收缩挤压胆汁进入肠道,起到乳化脂肪,助消化的作用。
但对于有胆结石的患者来说,医生常会建议把胆囊切掉。这让很多人心里打怵,担心切除后会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
胆囊:存储胆汁的器官胆囊位于右侧肋骨下缘,肝脏的后面,是一个中空的囊袋状器官,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浓缩和存储胆汁。
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胆囊中存储,并被胆囊不断浓缩。进食后10分钟左右,胆囊开始收缩。浓缩后的胆汁便会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因此,胆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消化器官。
哪些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虽然胆囊非常重要,但如果胆囊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就有必要切除,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病变。
一般来说,出现以下3种情况,医生会建议切除胆囊:
急性而且严重的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增大,且合并有胆囊功能减退、胆囊管阻塞、胆囊外伤破裂穿孔;
胆囊息肉大于5毫米,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以及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会产生啥影响?(1)消化不良,腹泻腹胀
胆囊切除后,胆汁依然可由肝脏分泌,但会分泌多少就排出多少,无法存储。一旦餐后需要大量胆汁时,量不够。这会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尤其是脂质的消化。
此外,胆囊切除后,患者常会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切除胆囊后,油腻食物消化不良,会导致稍微吃点,就胀得不行。有时还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食欲下降、嗳气、腹泻等症状。久而久之,就会条件反射性的厌恶油腻食物。
(2)反流性胃炎
没了胆囊存储,调节胆汁的分泌,胆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反流到胃部。它会刺激胃泌素分泌,间接升高胃酸,腐蚀胃黏膜。
患者会出现胃痛、胃胀、口苦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多数合并有轻中度的食管裂孔疝。
(3)胆囊切除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胆囊没有了,肝脏分泌的胆汁无处存放,就会直接进入肠道。
在空腹状态下,胆汁容易被肠道细菌分解成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该物质长时间作用于大肠黏膜,就容易发生癌变。
胆囊切除后有哪些注意事项?虽然胆囊切除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但是一旦出现胆囊切除适应症时还是要选择切除的。
(1)多休息,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2)养成规律、低脂、低热量的饮食习惯。术后三个月内尽量少吃油腻食物,以避免脂肪泻或括约肌障碍;
(3)高膳食纤维饮食,多吃水果和绿叶蔬菜;
(4)建议每年复查胆道彩超,排除有没有胆总管结石。一般胆囊切除后,7~9年后容易出现胆总管结石,因此建议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胆道彩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10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结石是否手术可先听听专家的评估建议
- 下一篇文章: 应征入伍青年报名成功后参加体检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