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ldquo小心肝rd



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每年有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丙型肝炎(HCV)全球流行率为3%,大约有1.7亿人感染,而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截止目前,据推算,我国累积HCV感染者已突破万。

不宜忽视的健康杀手

  50多岁的女患者,因脸色黄黑,肚子越来越医院就诊,经肝病科胡洪涛副主任医师详细评估病情后,怀疑出现了肝硬化,经肝功能、B超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肝硬化病情严重,腹腔内有大量腹水,经丙肝检查证实丙肝病毒感染。胡洪涛介绍,丙肝是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相对来说,很多人会比较重视乙肝而忽略丙肝。其实,丙肝也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往往很多人当疾病发展为肝硬化、或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才医院就诊,这时常常已错失了治疗丙肝的最佳时机。

没有丙肝预防针,所有人都是易感者

  “到现在为止,全球还没有安全有效的丙肝疫苗,因此,人们对丙肝病毒是普遍易感的。”胡洪涛说。据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持续存在,短时间内,HCV感染还将不断增加,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仍旧是任重而道远,值得人们的广泛   据胡洪涛介绍,丙肝是一种可以治愈的传染病。但由于大多数感染HCV的人们因无任何体征和症状,不能及时被发现,以致10.0%-20.0%的HCV感染者在感染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1.0%-3.0%的人在感染30年后发展为肝癌。无症状的丙肝病毒携带者隐匿在易感人群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最主要转播途径: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

  胡洪涛指出,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HC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包括两种:(1)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成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而且吸毒者的丙肝复发率较高。另外,鼻吸可卡因也与HCV感染有关。职业暴露也是值得   2.性传播。一般认为HCV经单一性伴异性性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较低,但是肛交、多性伴、与静脉注射吸毒者(IDUs)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混合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等因素,会大大增加传播的风险。

  3.母婴传播。约有5.0%或更少的病例是由此途径引发的感染,剖宫产也未能减少传播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可通过母乳喂养传播HCV。

  4.其他途径。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预防丙肝感染,保护自己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和最值得   (1)市民要养成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生活习惯,以及不去卫生条件不合格的美容院纹身、打耳洞等;

  (2)杜绝静脉吸毒;

  (3)丙型肝炎感染者在性交时应使用安全套;

  (4)育龄女性的丙肝患者应先进行治疗后怀孕等。

  防范于未然,还要做好丙肝的筛查工作。胡洪涛还建议,市民应将丙肝检查纳入常规健康体检的项目中,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保护家人不受感染。另外,市民还应注意调节好生活节奏,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喝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免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被丙肝病毒有机可乘。(叶惠欣/文 冯灿/摄影)

胡洪涛副主任中医师   肝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获中山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肝病专业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吸虫病、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肝胆系统疾病,对于急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及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有自己的心得。善于运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对患者进行饮食调理指导。   开诊时间:周1、3、4全天,周5、周日上午,周2下午。

  开诊地点:1号楼2楼肝病科2号诊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亲,觉得文章实用请别忘了转发和点赞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1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