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不需要治疗这些情况可能癌变该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许多人都会做定期体检,其中腹部B超检查常常是体检中的一个常规项目。经常有患者拿着B超检查结果来科室咨询,说自己检查出有“胆囊息肉”平时也没有什么症状需不需要治疗,该怎么办。
那么,到底什么是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吗?
疾病症状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仅在偶然的B超检查时发现胆囊内有病变。少数患者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伴有向右肩背放射,无发热和黄疸。也可引起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位于胆囊颈部的长蒂息肉,可出现胆绞痛,在炎症感染时有急性发作的表现。
病理上分为:
1.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或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
2.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变”或“胆囊隆起型病变”。胆固醇息肉是胆囊粘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粘膜的增生,呈多发,直径常小于1cm,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是胆囊壁的增生性改变。
胆囊息肉大部分是体检时由B超检查发现,多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对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但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需要CT增强扫描,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等方法来确诊。
胆囊息肉合并以下情况时有癌变可能:
1.息肉直径超过1cm;
2.年龄超过50岁;
3.单发息肉;
4.息肉逐渐增大;
5.合并胆囊结石等。因此,有明显症状的病人,宜行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病人,有以下情况的仍考虑手术:
1.直径超过1cm的单个息肉;
2.年龄超过50岁;
3.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
4.腺瘤样息肉基地宽大;
5.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疾病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要坚持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更不能食高胆固醇食物.如鸡蛋、动物内脏、无鳞鱼、海鲜及肥肉等。
(3)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贯,禁烟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避免经常熬夜,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必要时也可取山楂、菊花、决明子等做成药茶经常饮用,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饮食注意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物。
最后,建议大家如果在体检中发现有胆囊息肉,虽没有症状,但切莫大意,医院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后悔莫及。
更多精彩:
胆囊息肉保胆治疗是什么?有3个特点,别说你不知道
前列腺癌常常有四个标志,骨骼出现一个标志,提示肿瘤已经是晚期
菇凉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lctx/9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息肉的超声诊断
- 下一篇文章: 治疗胆囊息肉需多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