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93.html

胆囊穿孔

概述

胆囊穿孔主要是由于胆囊坏死而导致的胆囊壁穿孔,一般穿孔位置以胆囊底部且血管较少的部位居多。胆囊穿孔后会造成脓性的胆汁污染胆道,从而导致腹膜炎、外胆道炎症等等。对于胆囊穿孔的治疗,一般情况下选择手术方式,但对胆囊穿孔进行及早的准确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越早确诊就越能积极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对预后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病因

胆囊穿孔的因素和胆囊本身的病变有关,如胆囊结石、胆囊癌均可导致胆囊的可膨胀性降低,胆囊穿孔最常见是结石局部受压或嵌顿,胆压增高,致胆囊壁血管血栓形成,导致管壁坏死穿孔;其次为胆道及其周围的病变,如胆总管结石、蛔虫等可导致胆囊压力急剧增高,导致胆囊动脉血供减少,从而加重胆囊壁的缺血坏死引发穿孔。老年人更加容易并发胆囊穿孔,原因可能如下:①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急性重症胆囊炎的发病机率增高;②高龄患者胆囊疾病多年病史,使胆囊呈慢性炎性改变,胆囊壁肥厚、纤维化,胆汁淤滞,胆囊压力增高,胆囊功能减弱或消失,且高龄患者常有血管硬化,胆囊动脉为终末动脉,发生急性胆囊炎症时容易造成栓塞,引起胆囊血运障碍,胆囊壁坏死穿孔。

病理生理

胆囊穿孔后可形成3种结局:①急性穿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②亚急性穿孔形成胆囊周围脓肿。③慢性穿孔形成胆囊内瘘致肝内脓肿形成。从解剖的角度分析,因胆囊床部胆囊无腹膜覆盖,且与肝脏之间充满疏松的结蹄组织,当胆囊穿孔后,由于腹膜的防御,脓液易在胆囊床形成脓肿,如未及时治疗,可向肝内侵蚀形成脓肿,甚至穿破肝内胆管形成瘘。

临床表现

胆囊穿孔最突出的特征是腹痛,尤其是右上腹疼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典型的腹膜刺激征。发热,部分患者可以黄疸。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超声表现

1胆囊增大,可见患者的胆囊壁呈现多边影,胆囊内有点絮状等回声物漂浮。

2可见的局部缺损,胆囊周围可见混合性包块;

3腹腔内可见游离液性暗区。结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可对胆囊穿孔做出明确诊断,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

4.探头加压应该能看到胆汁从穿孔处向外流动吧。

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标准如下:胆囊壁可见到连续性的中断现象;胆囊周围出现局限性的积液暗区;有些严重患者的腹腔内也可见少量积液暗区。需要注意的是:胆囊穿孔症状应该与临床上的十二指导肠溃疡穿孔相区别开来,因为十二指导肠溃疡穿孔也能够在胆囊附近可见局限性积液暗区。这时,可以通过其他临床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关键

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就是基于这种特性,由于胆囊壁穿孔的部位是不连续的,超声可以对于这样的不连续性进行处理,从而反应出病灶部位、渗出物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这对于确诊胆囊是不是穿孔以及疾病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漏诊原因

如果患者胆囊穿孔较小时,超声就相对难发现病情。患者的胆囊穿孔直径小于0.5cm时,容易造成漏诊。针对这样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该注意患者胆囊穿孔的一些间接征象,比如:胆囊周围是不是存在局限性积液等。临床上发现大部分患者表现出右上腹持续性压痛,少数患者会发展为胆汁性腹膜炎,主要原因是局部和大网膜之间的粘连包裹,这也提示了:对于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者不严重的患者,医务人员也应该为其进行多切面多体位的扫查,防止漏诊。

另外,临床上超声检查出现漏诊的原因还体现在:胆囊壁增厚,导致穿孔部位胆囊壁的连续中断,继而造成显示不清楚;穿孔后造成组织包裹,命名胆囊外壁线过于模糊不清;患者并发症太多,医务人员满足于合并症的诊断,没能进一步对胆囊穿孔的可能性进行确诊。

一上腹痛患者,来我处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厚4mm,毛糙,右侧壁见一长约8mm的回声中断区,囊内未见结石和肿块,胆汁透声可。胆囊周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胆总管未见扩张。超声提示:胆囊壁回声中断,胆囊壁穿孔考虑,建议进一步检查

女,52岁,右上腹痛,前来检查,超声所见:胆囊:7.2cmx2.6cm,壁厚1.5cm,毛糙,呈蜂窝状改变,腔内颈部可见直径约2.7c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胆囊周边可见无回声液性暗区,宽约2.2cm,胆囊壁近颈部处似乎可见宽约0.3cm隧道样低回声区,使液性区与胆囊腔连通。

患者以“腹痛10月,加重4天”主诉来诊,10月来一直间断腹痛,呈持续性,时而加重,但都以胃病治疗,偶有好转,4天前腹痛加重,但可以忍受,自觉疼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后疼痛不减轻。实验室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等均阴性。B超检查如上,该病人暂时还未作手术,进行保守治疗。诊断:

1急性胆囊炎

2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3胆周液性暗区(炎性渗出)

1临床表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Murphy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等。不支持穿孔诊断,理由:2穿孔部位多发生在底.体部或结石嵌顿处。3若穿孔,且有图中所示量漏出液,常可至腹膜炎等并发症。

“隧道样低回声区”的“形态、方向及大小与胆囊动脉一致,如果有血流图便可一目了然",考虑的是胆囊动脉的回声

胆囊穿孔诊断还是小心为妙,尽量不要把自己推向死角,但工作仔细认真是可以提倡的。

胆囊穿孔最容易发生在底、体部,因为颈部粘膜及平滑肌较厚,梗阻后承受的压力较小,不易发生穿孔。这与吹破气球后裂口不在口颈部的道理一样。还有,这种的孔道应该是类似哑铃形的。

曹雁老师主编的超声书籍

妇产科超声笔记元

心血管超声笔记元

盆底超声诊断学元

销售咨询

网店负责人赵总手机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wh/1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