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里为什么会长结石
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多发性疾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胆囊结石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尤为严重。那么,人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呢?形成胆囊结石这种疾病的成因是什么呢?
内部因素:是指不能由患者个人自己决定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单卵双胎发生胆囊结石的风险高于双卵双胎,其中25%的胆囊结石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甚至有研究证实,胆石病患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1.80%--44.0%,如此强的家族聚集性说明有遗传物质在家系成员的胆石病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女性生理因素。女性易患胆结石,可能与女性激素升高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引起胆囊胆汁淤滞,加速成核等有关。据研究发现,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随怀孕次数增多,患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
3、年龄因素和种族因素。随着年龄增高,胆结石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不同的种族,胆结石的发病率也明显不同。
外部因素:是指由外部社会或者是个人自身所决定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比如早餐进食不规律或经常不吃早餐、禁食时间长,喜食甜食、高脂肪类食物。这样就导致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另外,爱静不爱动严重缺乏锻炼的人,因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胆囊肌张力减退,也会导致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
2、疾病因素。例如:肝硬化病人发生胆石病的机会,远较不患肝硬变的人高;脊髓损伤是患胆石症的危险因素;胃手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增高;还有糖尿病人也容易患胆囊结石。还有胆道寄生虫感染(如肝吸虫、胆道蛔虫)也易形成结石,因为胆道寄生虫容易引起胆道感染,寄生虫死在胆道或胆囊,其残体即成为形成结石的核心。
哪些因素可能预防胆结石?
1、生活习惯:对于不爱活动,不吃早餐一族较容易引发胆结石,另外对于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糖饮食的人容易诱发胆固醇结石,而长期进食低蛋白、饮食营养不良者也较容易导致胆色素结石。所以合理饮食,多运动有助于预防胆结石。
2、药物因素: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可以诱发肝胆结石,如安妥明、烟酸、消胆胺、雌激素类避孕药等。
3、感染因素: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是形成肝胆结石的重要因素,如细菌引起的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寄生虫虫体、虫卵可作为结石形成的核心。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肝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
胆囊结石的危害概述
胆囊炎、胆囊穿孔——当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时,就会造成胆囊内的胆汁排出受阻形成胆囊积液引起胆囊感染而产生胆囊炎,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壁,加上细菌感染会引起胆囊穿孔。坏疽性胆囊炎和化脓性胆囊炎会导致寒战高烧症状。
胆囊功能丧失、胆囊切除——发展到后期的胆囊结石通常是多颗以上,充满整个胆囊的结石会梗阻胆囊管,导致胆囊内压升高,这时的胆囊壁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细菌就很容易进入并产生大量毒素,感染胆囊,导致胆囊炎、胆囊功能衰竭、胆囊癌,此时的胆囊必须切除,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挽回。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u.com/jbby/1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
- 下一篇文章: 生活报新闻一颗结石nbsp毁掉胆